《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组联章词《渔家傲十二首》的第一首。这组词是一种叙述风土民情的新腔。十二首词以时间为顺序,描摹一年中十二个月不同的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包括春耕、清明、端阳、七夕、中秋和冬至等民俗节庆活动。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遍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渔家傲十二首》属鼓子词。鼓子词是宋代说唱艺术中的重要门类,胡可先认为“鼓子词约产生于北宋,现存较早的鼓子词有欧阳永叔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十首》,咏十二月风物的《渔家傲十二首》,赵令畤咏《会真记》的《商调蝶恋花十二首》”。鼓子词在宋代文人学习民间词的探索下有雅化的倾向,欧阳修的《渔家傲》十二月鼓子词是现存较早的鼓子词之一。《渔家傲十二首》这组联章词当作于宋英宗治平初年,当时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在东京(今河南开封)。《欧阳文忠公全集》之《近体乐府》卷二有阙名跋语云:“荆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尝对客诵永叔小阕云:‘五彩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曰:‘三十年前见其全篇,今才记三句,乃永叔在李太尉端愿席上所作十二月鼓子词,数问人求之,不可得。’呜呼!荆公之没二纪,余自永平幕召还,过武陵,始得于州将李君谊,追恨荆公之不获见也。”据此,此词为李端愿席上所作,李端愿虽是皇族之后,却与欧阳修关系甚好。可见这组词很可能是欧阳修与朋友之间的遣兴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正月北斗的斗柄刚刚转到东方,在这个时节里,大家用金刀剪彩纸的功夫实在高。老人喜庆,小孩也欢乐。看那柳树,东风一来,不断长出嫩芽。
到了十四这一天晚上,月亮尚未完全圆满,楼前已经可以看到有人初试红灯。碧绿的池塘里还有些散冰,泉水在细细流淌。池中的鱼也想嬉戏,园林中已经是百花开的天气。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2)斗杓:即斗柄。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颗为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如酒斗之柄,是古人用以定时间和季节的依据。
(3)金刀:剪刀之美称。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4)高堂:父母。李白《送张秀才参军》:“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5)蟾:传说中的月里蟾蜍,此处指代月亮。李白《初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近。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更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霎雨
六月炎天时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莲腰束素。风兼露,梁王宫阙无烦暑。
畏日亭亭残蕙炷,傍帘乱燕双飞去。碧碗敲冰倾玉处。朝与莫,故人风快凉轻度。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