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台》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作者凭吊轩辕古台,追慕黄帝事迹,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未酬,表现出作者对明君的追慕之情,寄寓了追寻隐士神仙的出世之念。全诗感情深沉,善于用典,精选史迹,充分体现了陈子昂“兴寄”“风骨”的诗学理念。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轩辕台》这首诗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当时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为随军参军。他多次进言俱遭排斥,遂登蓟丘览古,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寄好友卢藏用,此为第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向北登上蓟丘四下观望,寻访古代轩辕台的遗址。
勇猛的应龙它已经不见,牧马的童子也离开尘世。
还思念着那仙人广成子,白云深处也许留下踪迹。
注释
(1)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所居,遗址在河北省涿鹿县西南。轩辕,黄帝之号。
(2)蓟丘:古地名。旧址在北京市德胜门外西北隅。
(3)应龙:有翼之龙。相传是黄帝的臣子,受命杀了蚩尤。
(4)广成子:神仙名。一说为老子别号。《庄子·在宥》载,广成子住崆峒之山,黄帝曾经向他问道。
(5)隈:曲深之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菩萨蛮·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寒。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偶得一雌白兔有赋·其一
茕茕一兔自东西,欲舐雄毫不得齐。
火伴谁知木兰女,故人应念窦玄妻。
瑶光易得星精散,金色难从月魄栖。
赤眼迷离休乱顾,深凭捣药就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