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出唱三首·其一》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乐府游仙诗。此诗以雄奇瑰丽的想象,描绘了诗人乘龙御风、遨游四海的仙境之旅。诗中"驾六龙""饮玉浆""至天门"等意象,展现了汉代神仙信仰的典型特征;而"解愁腹""心恬澹"等句,则透露出曹操对现实烦忧的超脱之思。全诗语言豪迈奔放,意境宏大深远,既体现了汉乐府游仙诗的浪漫传统,又融入了曹操特有的慷慨之气,是建安文学中独具特色的游仙之作。
气出唱三首·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操晚年(约建安年间),是其《气出唱》组诗的首篇。汉末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曹操虽位极人臣,却深感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政治家,他常借游仙题材表达对长生久视的向往。诗中"蓬莱山""天门""神之药"等意象,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而"解愁腹""心恬澹"等表述,则暗含了曹操对现实政治压力的排遣。这种将个人抱负与神仙幻想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展现了建安文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翻译注释
翻译
乘风驭龙车走出门来,走遍八方,走遍四海。
驾云上高山再下深谷,从四海归来登上泰岱。
仙人玉女结队正游玩,六龙车上玉浆饮不败。
哪知饮干河水不东流,玉浆生愁满腹解不开。
带着心事东上蓬莱山,继续奔走终到天门外。
玉阙之下被人引进门,但见赤松子迎面走来。前后左右我在仔细看,所见一切辉煌又气派。
玉光闪闪我心情激动,真气流动千百入我怀。气不开口却告无穷事,为了长寿此气我珍爱。
东海连天神仙之道出,再入高远境意志不改。
心情恬淡,没有贪欲,闭门坐等天自赐气来。
希望成仙者坐上云车,驾一匹白鹿车行飞快。走上天庭,走进天门,神赐领药就是那气脉。
跪拜接受向神表敬崇,这样做就能与神同在。
注释
(1)气出唱:一作“气出倡”,乐府旧题。
(2)玉女:神话传说中的华山神女。
(3)骖驾:三匹马驾的车子,这里指车马。
(4)玉浆:神话传说中仙人的饮品。
(5)阙:一作“关”。
(6)焜煌:辉煌。
(7)玉:一作“王”。
(8)窈:深远。
(9)入冥:上青天。
(10)恬澹:清静淡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曹操的诗
相关推荐
邶风·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五松山送殷淑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哀范君三章·其二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
遇史克敬询故园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
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
寒食下第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