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邵伯湖》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二句写湖上:夜空景象,写的是远景,着重从视觉来写;后四句写湖面上的风势与浪声,写的是近景,着重写听觉上景物;诗的最后四句抒怀,着重抒发了诗人南下途中羁旅的情怀。此诗借景抒怀,情思勃郁,意蕴浑厚,格调高古。
夜过邵伯湖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在愁绝,况乃中夜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成化八年(1472年), 二十六岁的李东阳,时任翰林编修,曾请假由北京回祖籍湖南。这次南行的路线是沿运河乘船南下,途经邵伯湖,《夜过邵伯湖》此诗是诗人夜过邵伯湖时即兴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漾漾雾气在空中弥漫,月亮慢慢地沉落水边。
阵风不停地吹动我的双鬓,我的船漂流着恍恍惚惚向前。
风鼓动船帆轻快地航行用不着摇桨,哗哗惊浪始终在耳边震响。
天天面对着浩浩荡荡的江湖,我的旅行刚开始前程正长。
作客他乡满怀着忧愁,更何况半夜难眠披衣起床。
注释
(1)冉冉:慢慢地。
(2)飘飖:飘荡。
(3)行役:因服军役、劳役或公务而在外跋涉。
(4)羁栖:作客他乡,寄寓他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东阳的诗
相关推荐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夜小雨
短更长更愁絮絮,三点两点雨星星。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月入棂。
夜泉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夜宿田家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夜泊宁陵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夜渡江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熏。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剪离痕。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
空剩露华烟彩,人影断幽坊,深闭千门。浑似飞仙入梦,袜罗微步,流水青萍。轻冰润□,怅今朝、不共清尊。怕云槎来晚,流红信杳,萦断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