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诗人任建威参军期间,途经钱溪(今浙江境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眷恋、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强烈渴望。
首四句写诗人重游旧地,山川依旧,而岁月已逝;中间“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钱溪雨后的美景;后六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归隐的坚定决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诗人任建威参军期间,途经钱溪(今浙江境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眷恋、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强烈渴望。
首四句写诗人重游旧地,山川依旧,而岁月已逝;中间“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钱溪雨后的美景;后六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归隐的坚定决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在湓口打败桓玄,进据浔阳,并迁刘敬宣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浔阳。陶渊明前往任刘敬宣的参军。刘毅曾与刘敬宣有隙,刘敬宣任江州刺史时,刘毅派人对刘裕说:“如敬宣之比,宜令在后。”“闻已授郡,实为过优;寻复为江州,尤用骇惋。”(《通鉴》卷一一四)刘敬宣听到后,越发不安。义熙元年(405)三月,便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在今安徽贵池)时,写下《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未再踏上这片地,岁月层层已堆积。
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没变如往昔。
微雨洗尘林木爽,疾风吹鸟更高飞。
顾念山川万物茂,风雨适时不相违。
我今不知是为何,勤苦从事这差役?
身体好似受拘束,怀抱志向不可移。
日日梦想回田园,哪能如此久分离?
最终仍将归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1)乙巳岁: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
(2)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参军。建威将军为刘敬宣,时任江州刺史。
(3)践:踏,经由。
(4)斯境:这个地方。
(5)好已积:即“已好积”。好:甚。已积:已经很久。积:多。
(6)悉:都。
(7)如昔:如同昔日。
(8)飙:疾风,暴风。
(9)矫:举起。这里指高飞。
(10)云翮:云中的鸟儿。翮,鸟的翅膀,这里代指鸟。
(11)眷:眷顾,顾念。
(12)品物:指万类庶物。
(13)义风:适宜的风,犹“和风”。
(14)未隔:无所阻隔。谓风雨适时,万物并茂,无所阻隔。
(15)伊:语助词,无意义。
(16)何为:为何,为什么。
(17)勉励:这里有勤苦努力的意思。
(18)兹役:这种差事。
(19)一形:一身,个人的形体,诗人自指。形,身体。
(20)制:限制,约束。
(21)素襟:平素的志向。襟:胸襟。
(22)易:改变。
(23)日:每天。
(24)离析:分开,离开。
(25)归舟:逯本作“壑舟”。壑(hè)舟:深谷激流中的小舟,喻流逝不停的时间。
(26)谅哉:确实如此的意思。谅,诚。哉,句中语气助词。
(27)宜:应该做。
(28)霜柏:霜中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行、节操。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归舟不解洞庭帆,舟上骚人雪满簪。
小驻武昌江北岸,春风今夜泊江南。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怀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