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

〔清代〕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作品简介

《古剑》是清代文学家高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诗。前两句写古剑的价值和作用,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后两句写古剑被闲置,在雷雨之夜发出虎啸龙吟之声,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全诗写得雄浑有力,文字一气呵成,有抑塞不平、一吐为快之情,于悲凉中见沉雄。

创作背景

《古剑》此诗为诗人借物咏怀之作,具体创作年份不详。高鹗他熟谙经史,工八股文,却屡试不第(中举与中进士已是晚年之事),一度在学馆授徒为业,长期处于怀才不遇之境况。故悲思郁结,但又不失自强自信,便托物言志,于咏剑之际将自己的苦闷与壮心和盘托出。

翻译注释

翻译

这一柄古剑价值黄金万两,千百年来,谁明白像古剑一样的烈士的情怀和壮志。

夜里风雨大作,空阔的厅堂里电闪雷鸣,古剑仿佛受到感应,从沉睡中惊醒,发出声声龙吟。

注释

(1)秋水:以水形容宝剑,最早见于出自先秦、由东汉袁康和吴平辑录的《越绝书》,其《外传·记宝剑》记载楚王请风胡子召欧冶子、干将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宝剑,剑铸成后,楚王问三剑特点,风胡子作了介绍,其中对泰阿是这样描述的“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后又常以秋水作形容。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这里则直接用“秋水”代称宝剑。

(2)万黄金:万两黄金,言古剑珍贵,价值黄金万两。

(3)烈士:古时泛指有志于创功立业者。曹操《步出夏门行》诗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句。即指欲建功立业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高远的人,为作者自指,作者以剑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4)虚堂:空阔的厅堂。

(5)壁间:宝剑一般挂于墙上。

(6)老龙吟:指剑自身发出音响。古代有宝剑化为龙的典故,出《晋书·张华传》,“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文中两龙,即龙泉、泰阿两剑的化身,带有神话色彩。老龙,喻古剑。

全文拼音版

jiàn
tiáoqiūshuǐwànhuángjīnqiānzàishuímínglièshìxīn
bàntángléijiānjīnglǎolóngyín

作者介绍

高鹗(1738—约1815),字兰墅,一字云士,号红楼外史。直隶北京(今北京市)人,原籍奉天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汉军旗人。累试不第,一度在学馆授徒为业。约五十岁时始中举人,后中进士,授内阁中书、翰林院侍读。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多才多艺,与程伟元一起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有《月小山房遗稿》《兰墅文存》。

高鹗的诗

相关推荐

古东门行

〔唐代〕柳宗元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古悠悠行

〔唐代〕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唐代〕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古意

〔唐代〕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厓。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枝枝相紏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古对今

〔清代〕车万育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