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注释
(1)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2)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3)重:崇尚,看重。
(4)横行:纵横驰骋。
(5)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1)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2)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3)重:崇尚,看重。
(4)横行:纵横驰骋。
(5)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第四首写幽燕健儿骁勇善战。这首诗称颂了守边戍卒的骁勇善战。全诗先总写幽州民俗的风貌,崇尚勇武;随即指出,他们不但善武而且乐于效力军前,保卫乡土,建立功勋。但诗人亲眼目睹了他们狩猎时的场面,不过这场面已够让人感到欣喜了。保家卫国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蓟门行五首》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