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郡

〔南北朝〕谢灵运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彭薛告老仅仅算知耻,贡公贺友确是好虚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此辈稍胜贪求名利徒,岂够保身全生受称扬。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唯我怀抱出尘隐逸志,才疏口讷鄙弃虚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田园当作巢栖穴居处,爵位可代亲自去耕种。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久想退隐虽说自赞许,愿望行迹尚未成一统。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仿效周任无功不求升,取法长卿闲居说多病。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儿女完婚离家像尚子,谢绝高位知足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恭谨承继古人清高意,快备行装尽速返故乡。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回想初仕正是元兴问,此次辞官适逢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违背心愿居官二十载,从今清静不为俗事忙。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归期将近登船心如箭,沿岸船飞大地退后方。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由江入溪水路至尽头,离船登岭跨步山路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原野空旷沙岸一片静,天空高远秋月分外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石上休息尽情饮流泉,攀附林木随意餐落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归隐心静体瘦已变肥,临水照容终得清流静。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就此超世作个羲唐人,我学击壤重获真朴情。

注释

(1)彭:彭宣。汉代研究《周易》学者,官至大司空。王莽时上书求归乡里。

(2)薛:薛广德,汉代“鲁诗”专家,字长卿,官至御史大夫,后辞官归里,不再出仕。朝廷赐以安车驷马,广德悬挂其事以示荣。班固评价此二人“近于知耻”。

(3)裁:通“才”,仅只。

(4)知耻:谓有羞耻之心。

(5)贡公:贡禹,汉人,字少翁,为光禄大夫,后辞官不许,又为御史大夫。与王阳友善,见其被用而喜。

(6)未遗荣:没有忘记荣华富贵。

(7)贪竞:贪恋官位。

(8)达生:通达人生,为道家对生命的认识理论。

(9)伊:语助。

(10)秉:执持。

(11)微尚:隐遁的志趣。尚:志向。

(12)拙讷:笨拙又口不善言;自谦之词,指自己不善作官。

(13)谢:弃绝。

(14)浮名:指功名。

(15)栖岩:指古代巢居穴处,这里指隐居。

(16)卑位:谦指所袭康乐侯。

(17)顾己:回顾自己。

(18)自许:自赞。

(19)心:心愿,指隐居。

(20)迹:行迹,指做官。

(21)并:合一,具备。

(22)无庸:无所作为。

(23)周任:春秋时周大夫,言行为孔子所称。

(24)长卿: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常托病不朝。

(25)毕娶:办完婚娶之事。

(26)尚子:尚长,东汉隐士,为儿女办完婚嫁,即隐迹山林。

(27)薄游:指做小官。

(28)邴生:西汉邴曼容,养志自修,不愿作六百石以上的官,如超过,便自免退居。

(29)促装:收拾行装。

(30)柴荆:柴草竹木编织的门或屋舍,代指故居。

(31)牵丝:指初仕。《礼记·缁衣》有“王言如丝”。

(32)元兴:东晋安帝年号(402-404年)。灵运初仕为晋琅玡王大司马参军,时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是年正月戊戌(十六日)方才改元,而上一年的年号为元兴,故云“及元兴”。

(33)解龟:即去官。龟:龟纽。宫印印鼻刻有龟形,下有穿丝条的孔眼。

(34)景平:宋少帝年号(423-424年)。

(35)负心:违背心愿,指作官。

(36)废将迎:指省去官场送往迎来的繁琐礼节。将迎:官场上的应酬。

(37)理棹:准备船只。

(38)遄:急忙。

(39)遵渚:沿着江中小洲。

(40)骛:疾驰而过。

(41)修垌:绵长的原野。

(42)溯溪:沿溪逆流而上。

(43)终水涉:结束水上旅行。

(44)挹:双手合捧取水。

(45)搴:拉动、拾取。

(46)落英:落花。

(47)臞:瘦。清瘦。

(48)鉴:镜子,此作动词,犹临照。

(49)止:止水。

(50)流归停:指流水终归静止。

(51)羲:伏羲氏。

(52)唐:唐尧。

(53)击壤情:即风俗淳朴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击壤:上古时的一种游戏。

初去郡拼音版

chūjùn
péngxuēcáizhīchǐgònggōngwèiróng
huòyōutānjìngchēngshēng
bǐngwēishàngzhuōxièmíng
yuándāngyánbēiwèidàigōnggēng
suīxīnyóuwèibìng
yōngfāngzhōurènyǒuxiàngzhǎngqīng
lèishàngyóubǐngshēng
gōngchéngrénzhuāngfǎncháijīng
qiānyuánxīngjiěguīzàijǐngpíng
xīnèrshízǎijīnfèijiāngyíng
zhàochuánhuánzūnzhǔxiūjiōng
zhōngshuǐshèdēnglǐngshǐshānxíng
kuàngshāànjìngtiāngāoqiūyuèmíng
shífēiquánpānlínqiānluòyīng
zhànshèngzhěféijiànzhǐliúguītíng
shìtánghuàhuòrǎngqíng

作品简介

《初去郡》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作前部分叙写古人事迹,以之为衬托表明自己坚决辞职隐居的意志与行为。诗作后部分写自己返家行程中的景象及感想。诗中抒发了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悦心情。诗中写景不多,却极为清丽动人。

创作背景

《初去郡》此诗作于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秋。上一年七月,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至此称病离职,刚满一年。诗人于去官还家时写下这首诗。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东晋至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其诗富丽精工,善摹自然,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等句清新传神。出身东晋望族,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因政治斗争被贬,后以谋反罪被杀。诗作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传统,对唐代王维、孟浩然等影响深远。谢灵运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初至西湖记

〔明代〕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唐代〕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