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唐代〕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作品简介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早雁》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注释

(1)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2)秋半:八月。

(3)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4)云外:一作“云际”。

(5)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6)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7)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8)莫厌:一作“好是”。

(9)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10)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

(11)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全文拼音版

zǎoyàn
jīnqiūbànxiánkāiyúnwàijīngfēisànāi
xiānzhǎngyuèmíngyǐngguòchángméndēngànshùshēnglái
zhīfēnfēnzàizhúchūnfēnghuí
yànxiāoxiāngshǎorénchùshuǐduōànméitái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早上五盘岭

〔唐代〕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畲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早秋山居

〔唐代〕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春寄王汉阳

〔唐代〕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唐代〕李白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