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褰裳

〔先秦〕诗经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注释

(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2)惠:见爱。一说疑问词,相当于“其”。

(3)褰裳:褰(qiān):提起。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4)溱: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

(5)不我思:即“不思我”的倒装,不思念我。

(6)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

(7)也且:作语气助词。

(8)洧: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泪河。溱、洧二水汇合合于密县。

(9)士:未娶者之称。

郑风·褰裳拼音版

zhèngfēng··qiāncháng
huìqiānchángshèzhēnrénkuángtóngzhīkuáng
huìqiānchángshèwěishìkuángtóngzhīkuáng

作品简介

《郑风·褰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女子戏谑情人的情诗。诗中女主人公虽用责备的口气指责男子的感情不够热烈,实则表现出女子对男子感情的真诚、执着和热烈,而且表达得大方、自然而又朴实巧妙。全诗二章,每章五句,以独白的方式铺陈其事,叙事中又有抒情,又含笑谑,迂回曲折,跌宕多姿,表达其微妙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褰裳》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狂童恣行,谓突与忽争国,更出更入,而无大国正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戏谑情人的情诗。

相关诗文

郑风·狡童

〔先秦〕诗经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郑风·叔于田

〔先秦〕诗经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郑风·丰

〔先秦〕诗经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郑风·女曰鸡鸣

〔先秦〕诗经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缁衣

〔先秦〕诗经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郑风·大叔于田

〔先秦〕诗经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郑风·野有蔓草

〔先秦〕诗经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郑风·扬之水

〔先秦〕诗经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