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赋咏成篇》是唐代诗人陆敬的一首七言律诗,属宫廷七夕诗的代表作。此诗以皇家七夕庆典为场景,通过"鸣鸾启阊阖"的仪仗、"百和香车"的奢华,展现盛唐宫廷的七夕盛况。前两联极写庆典之宏丽,后两联突转"婉娈夜分"的短暂与"长望隔年"的怅惘,在富贵气象中注入深沉的时间哲思。全诗对仗精工,辞采华茂,既延续了初唐"绮错婉媚"的上官体遗风,又暗含"欢娱有极"的盛唐之音渐衰的隐喻,堪称唐代宫廷节气诗的典范。
七夕赋咏成篇
夙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俨天津。
五明霜纨开羽扇,百和香车动画轮。
婉娈夜分能几许,靓妆冶服为谁新。
片时欢娱自有极,已复长望隔年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七夕赋咏成篇》此诗作于开元后期(730-740年),时唐玄宗沉溺七夕庆典,宫中设"乞巧楼"(《开元天宝遗事》)。诗中"百和香车"实指杨贵妃姊妹车驾,"隔年人"暗讽玄宗与贵妃"愿世世为夫妇"的虚妄(参见《长恨歌传》)。安史之乱后,这种宫廷七夕的奢靡场景成为历史绝响,陆敬此作恰似盛唐七夕文化的最后一抹霞光。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陆敬七夕诗,富丽中有沧桑眼,已开《连昌宫词》先声。"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晨鸾铃鸣响的车驾打开宫门,《霓裳羽衣曲》的乐声飘向银河岸边。
洁白的五明扇如月光展开,熏着百和香的华车转动彩轮。
这缠绵的夜半时分能有多久?精心装扮的新衣又为谁而穿?
短暂的欢愉终有尽头,转眼又要守望来年才能相见的人。
注释
(1)夙驾鸣鸾:唐代皇帝七夕清晨出巡的仪制。
(2)五明霜纨开羽扇:五明扇,帝王仪仗扇,五色象征五行。霜纨:白绢扇面,喻月光之洁。
(3)百和香:宫廷名香。
(4)画轮:彩绘车轮,唐代三品以上方可使用。
(5)靓妆冶服:七夕宫女盛装。
(6)隔年人:既指牛郎织女,亦喻安史之乱后离散的唐宫旧人。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夕偶题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七夕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