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九日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作品简介

《采桑子·九日》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重阳节感怀之作。此词以边塞秋景为背景,抒发了词人羁旅绝塞、思乡怀人的孤寂之情。上阕“深秋绝塞谁相忆”开篇即点明边地荒凉,无人相忆的悲凉;“六曲屏山和梦遥”则借屏风阻隔之景,暗喻归梦难成。下阕“佳时倍惜风光别”写重阳佳节却因漂泊而倍感风光殊异;“南雁归时更寂寥”以雁归反衬人不得归,深化了词人的寂寥与无奈。全词语言清丽,意境苍凉,展现了纳兰词特有的哀婉深挚风格。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还记得我?树叶被风出的沙沙作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

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

(1)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2)木叶萧萧: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3)迢迢:形容遥远。

(4)六曲屏山和梦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5)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6)魂销:极度悲伤。

全文拼音版

cǎisāng··jiǔ
shēnqiūjuésàishuíxiāngxiāoxiāoxiāngtiáotiáoliùpíngshānmèngyáo
jiāshíbèifēngguāngbiéwèidēnggāozhǐjuéhúnxiāonányànguīshígèngliáo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