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衰草愁烟

〔宋代〕姜夔

予自孩幼随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臯、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作品简介

《探春慢·衰草愁烟》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是叙写友情、慨叹飘泊之作。上片忆昔话别,以少年之豪壮反衬今日之离索,收结到对亲情友谊的无限依恋。下片由各地昔游旅况到当下“扁舟东下”,再设想重归之日,充满了游踪无定之喟叹。

此词绝胜处,全在环境刻画,其中不乏传神之笔。如上片“乱鸦送日”、下片“梅花零乱春夜”两“乱”字,一渲染荒寒气象,一描绘春夜花事,而又皆折射出作者心意之烦乱。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丙午),姜夔回到了他幼年生活过的湖北汉阳。他是为了去探望嫁在汉阳的姐姐和郑次皋等朋友们的。据《白石道人诗说自序》:“淳熙丙午立夏,余游南岳,至云密峰。”之后,在秋天来到汉阳。他这次在汉阳逗留的时间不很长,而感情上却眷恋很深。他因应千岩老人也就是他的叔岳萧德藻之约,在年底就冒雪乘舟顺江而下转浙江湖州了。《探春慢·衰草愁烟》这首词是临别前与朋友们叙别之作,时约三十二岁。

翻译注释

翻译

衰败的草丛在暮烟中愈加显得含愁带恨,乱纷纷的乌鸦把夕阳送下了西山,空旷的原野上,风沙在打旋。还记得往年这个时候,我们用金鞭拂开纷扬的飞雪,带着暖烘烘的毛皮帽子不怕寒冷,一起到大街上乘马游玩。如今有谁能关心我长期漂泊异乡?徒然积下满怀愁恨,却无法排遣。幸好在这清清的沔水之滨遇见你们这班好朋友,得以闲着无事.就一起在小窗前谈谈知心话。

我常常引为恨事的,是我们分开的时候多,而聚首的机会很少。当我这次途经扬州,再一次到竹西亭去访问时,恐怕要禁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了。你瞧那大雁栖息的沙滩,江波已经变得平静。渔舟来往的洲渚,游人已经散去。等我们到了年老时再一起去游玩,只怕体力和兴致都不足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苕溪那边的明月,正照着我的扁舟,催促我向东边行去。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回来,在梅花纷飞的春夜里与你们重新相聚?

注释

(1)茸帽:即绒帽。茸,柔软的兽毛。

(2)章台走马:指少年壮游。汉长安有街名章台,繁华闹市。《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此指汉阳城内大街。

(3)清沔:指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汉阳位于汉水之畔。

(4)竹西:指扬州名胜竹西亭一带。

(5)雁碛:大雁栖息的沙滩。

(6)渔汀:渔舟停泊的岸地。

(7)游冶:游乐。

(8)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

(9)甚:什么。

全文拼音版

tànchūnmàn··shuāicǎochóuyān
shuāicǎochóuyānluànsòngfēngshāhuíxuánpíngxuějīnbiānhánrōngmàoháizhāngtáizǒushuíniànpiàolíngjiǔmànyíngyōu怀huáinánxiěrénqīngmiǎnxiāngféngxiǎochuāngxiángòngqínghuà
zhǎnghènduōhuìshǎozhòng访fǎngwènzhú西zhūlèiyíngyànpíngtīngrénsànlǎokānyóunàisháoyuèyòuzhàobiǎnzhōudōngxiàshénguīláiméihuālíngluànchūn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探春慢·四明除夜

〔宋代〕赵以夫

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妆成水晶亭榭。飞絮悠扬,散花零乱,绝胜翠娇红冶。粉艳嘻嘻道,尽飞上、使君须也。多情莫笑衰翁,旧时梁苑声价。

窗外小梅羞涩,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鲸海停波,鹤谯宾月,赢得残年清暇。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白玉青丝,且同醉吟春夜。

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

〔宋代〕赵以夫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炉焰鳞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君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探春慢·雪霁

〔宋代〕张炎

银浦流云,绿房迎晓,一抹墙腰月淡。暖玉生烟,悬冰解冻,碎滴瑶阶如霰。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也知不做花看,东风何事吹散。

摇落似成秋苑。甚酿得春来,怕教春见。野渡舟回,前村门掩,应是不胜清怨。次第寻芳去,灞桥外、蕙香波暖。犹听檐声,看灯人在深院。

探春慢·南轩茗话

〔清代〕袁绶

拨火留香,汲泉试茗,游兴新来都懒。

暑簟频移,风帘尽卷,小雨乍过庭院。

向绿窗围坐,听笑语、盈盈不断。

侯它蟹眼鸣时,定磁先选宫碗。

爱此香清色浅,早齿颊凉生,睡魔潜窜。

写景分题,赋情联句,次第竞争奇艳。

吟罢推敲处,消不觉、花阴影转。

红上罘罳,一痕斜照催晚。

探春慢·春烟

〔清代〕孙鼎臣

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

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

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

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

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

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

探春慢·答淮江

〔清代〕李良年

竹里溪腰,柳边沙尾,听莺书屋曾到。

新咏如陵,古怀如稚,城北休誇美好。

两度班荆别,又绿过、几番芳草。

尺书谢尔殷勤,招下楚天阳鸟。

细数酒俦琴侣,叹炉底笛边,离恨多少。

白发伤春,綵毫掷地,长怕被青山笑。

五十逃禅句,那早遣、故人知道。

果否移舟,苍苔为君亲扫。

探春慢·花魂

〔清代〕刘炳照

雨湿苔深,风飘絮弱,芳情句起多少。

色相先空,根芽易断,暗逐游丝低袅。

化作巫云去,只凉夜,明蟾相照。

锴疑荷锸,人来青山,一醉同倒。犹记当年玉貌。

怎燕支褪尽,愁共春杳。

缘了三生,妆销半面,还向雕栏凭吊。

环佩归何处,歌楚些、料难招到。

幻影模黏,懊侬描上图槁。

探春·小雨啼花

〔清代〕过春山

小雨啼花,深烟怨柳,往事倩谁重诉。

甃冷铜瓶,尘封玉镜,试问荒溪鸥鹭。

说起那时恨,又恐怕、莺愁燕苦。

醉馀一点閒情,立尽阑干凉露。残月三更南浦。

想山鬼清游,木兰微赋。

金碗生苔,漆灯无焰,应是不胜凄楚。

叹一场春梦,长堤外、落红无数。

记取明朝,莫上危楼高处。

探春慢·客邸度岁有怀用弁阳啸翁修门度岁元韵

〔清代〕易顺鼎

雪碗催茶,风帘转蒜,煮水地炉亲候。

骄马精神,闹蛾心性,事事而今非旧。

灯影尚相思,肯伴我冷红如豆。

偏教照出无聊,人与梅花同瘦。故国歌云舞绣。

正蟾锁窥香,凤钗敲酒。

品竹声寒,吹兰气热,小小玉箫随袖。

此去一程程,偏遇着返魂新柳。

只怪春人,梦中旋又分手。

探春·又题春江后游图

〔清代〕赵我佩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