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

〔清代〕李寄

一夜西风雪满岩,棱棱天地气森严。

黄河冰定连清济,赤甲山应混白盐。

露指不堪寻败屦,山头无奈碍低檐。

明朝拟上丰年颂,大剑长鎗避笔尖。

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拼音版

liùchíyángyǒngxuědōngyùn··
西fēngxuěmǎnyánléngléngtiānsēnyán
huángbīngdìngliánqīngchìjiǎshānyīnghùnbáiyán
zhǐkānxúnbàishāntóunàiàiyán
míngcháoshàngfēngniánsòngjiànzhǎngqiāngjiān

作者介绍

李寄(1628—1700),字介立,号昆仑山樵,江苏江阴人。他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幼子,但因身世坎坷,自幼由母亲周氏抚养,并从母姓。李寄一生贫寒,隐居教书,但他矢志整理其父散佚的《徐霞客游记》手稿,为这部巨著的保存与流传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他本人也善诗文,著有《天香阁文集》等。李寄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代〕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

〔宋代〕吴文英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欹梅,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

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眠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鴂。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钿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花正结。

六州歌头·桃花

〔宋代〕韩元吉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六丑·杨花

〔宋代〕彭元逊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宋代〕苏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州歌头·柳思花情

〔宋代〕刘过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

碧窗画鼓船斋。胸次与乾坤一样开。试云间招手,下呼馀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若是花时,无风无雨,一日须来一百回。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