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阻雨

〔唐代〕戎昱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作品简介

《云安阻雨》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前二句写登船时天气尚好,没想到刚行至巴峡,天气突变,不能行船,只好滞留云安:后二句写阴雨情怀,以舟中人不及江水先到江陵一带地区作为比喻,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留滞的恼恨和焦躁心情。此诗语言平易,描写生动。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初,戎昱出蜀沿江东下,这首诗为途中阻留云安时所作。戎昱是江陵人,自云安东下,即三峡入口处的瞿塘峡,其地江流险急,兼逢久雨江涨,舟路不通。诗人为了表达了自己归心似箭,却因归途阻雨而懊恼、无奈的心情,写下了《云安阻雨》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西陵峡江连日阴雨蒙蒙,让人烦忧,又传来消息说因为江水猛涨,船路全线停航,归期只得推迟。

有心早归的游子却不如无心东流的长江水,早我一步先流到了故乡,荆南昔日的楚王别宫畔。

注释

(1)巴峡:今四川东部古为巴国,其地长江峡谷统称巴峡。

(2)西江:指长江上游。

(3)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这里用来借指作者的故乡江陵。

全文拼音版

yúnān
zhǎngxiáméngméngyòushuōguīzhōuwèitōng
yóurén西jiāngshuǐxiāndōngliúdàozhǔgōng

作者介绍

戎昱(744—800),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少举进士不第,遂纵游名都。大历初历任荆南、桂管、辰虔等使府幕僚。建中三年任侍御史,次年贬为辰州刺史。其诗多感时伤世,反映战乱现实,风格沉郁,语言清丽。名作《咏史》讽刺朝廷和亲政策,传诵甚广。《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相关推荐

〔唐代〕来鹏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中至日

〔清代〕朱彝尊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云州秋望

〔清代〕屈大均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云门道中晚步

〔宋代〕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