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是南宋词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途中所见所闻,起写春色无边,点明时令,次写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拥向南山觅春;下片紧承上片,继写沿途所见,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揭出作意。此词情由景出,论随情至,写得自然、得体。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正月初七日约友人应懋之同往南山探春,此词即作者为记述他们途中所见所闻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注释
(1)醉落魄:即“一斛珠”,词牌名,正体双调五十七字,仄韵。
(2)人日:指农历的正月初七。
(3)苦:形容执著地追求。
(4)箫鼓家家笛:箫、鼓、笛,乐器名,此用以形容节日歌舞之盛。
(5)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麦、蚕代指诸多农事。
(6)元正七:即农历的正月初七。
(7)翁:父亲。
(8)扶掖:指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此指孙子搀扶祖父。
(9)商行贾坐:商贾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卖叫商,坐卖叫贾。
(10)会得:懂得、领会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魏了翁的诗
相关推荐
一斛珠·闺怨
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
宿醉厌厌病。罗巾空泪粉。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
一斛珠·红芳紫陌
红芳紫陌,韶华□□□□□,□花弄□□□色。不比西风,吹落□□□。
乾坤造化□□□,都缘一气潜相易,观时感事成嗟惜。惟有乔松,不改旧时碧。
一斛珠·湖光湛碧
湖光湛碧,亭亭照水芙蕖拆,绿罗盖底争红白。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
如今霜落枯荷折,清香无处重寻觅,浮生似此初无别。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
一斛珠·清秋夜寂
清秋夜寂,圆蟾素影流空碧,都无一点浮云隔。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
日精欲炼须阴魄,更深犹望清宵立,坎离二物都收得。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
一斛珠·落花翻空红雨
落花翻空红雨,多随春信纷纷去。万千绿叶无情绪,连夜生新,占尽花开处。
一霎辞根无定所,伤心红粉成黄土。怜香只有莺啼树,似劝东风,略做些儿主。
一斛珠·醉醒醒醉
醉醒醒醉。凭君会取皆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
须将席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一斛珠·致知格物
致知格物。初学工夫参圣域。天高地远无穷极。欲造精微,莫若守惟一。
纯全天理明如日。都缘人欲来相惑。且将持敬为先入。若能持敬,真个是神力。
一斛珠·野庵鼓吹
野庵鼓吹。翻腾似与寻常异。笙箫筝笛皆非是。今日头场,看取些儿戏。
心中无事无萦系。村歌数首新来制。参禅渐渐知滋味。细语粗言,俱是第一义。
醉落魄·团冰握雪
团冰握雪,天公幻个人孤洁。
最怜误向风尘撇,貌似春花,命似晚秋叶。
酒边灯下曾相洽,重逢不耐匆匆别。
新来真个音书绝,欢似浮云,愁似半残月。
一斛珠·题金陵闺秀欧白神琼仙零翠
瑶台返速。弄人造物情何酷。一编零翠挑灯读。
我本无愁,也替临风哭。薄命小青伊又续。
最怜才女偏无禄。画眉人解传珠玉。
俗粉庸脂,空老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