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五绝·其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田园组诗中的第一首。此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春日山村的宁静景象:竹篱茅屋沿溪而建,春花烂漫点缀其间,孤烟袅袅标示人迹。后两句"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颇具哲理,表面写景,实则暗含对"太平盛世"的思考——真正的太平无需刻意彰显,寻常炊烟便是最生动的见证。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在自然描写中渗透着苏轼特有的旷达与睿智,展现了其田园诗"外枯中膏"的艺术特色。
山村五绝·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巡行属县,于新城道中经山村,赋此五绝。作为一个地方官,苏轼亲眼看到“新法”为害乡村,看到王安石所深爱的农民们并没有从他的“新法”中受利,如实地写在诗中。
翻译注释
翻译
竹篱茅屋盖在溪水畔,春日进山村,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花。
太平世道没有定的标志,炊烟起处都是农家,没有流散之家便是好的。
注释
(1)无象太平:即太平无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山园小梅·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著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山行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坡羊·愁眉紧皱
愁眉紧皱,仙方可救,刘伶对面亲传授。满怀忧,一时愁,锦封未拆香先透,物换不如人世有。朝,也媚酒;昏,也媚酒。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山坡羊·与邸明谷孤山游饮
诗狂悲壮,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上。意悠扬,气轩昂,天风鹤背三千丈,浮生大都空自忙。功,也是谎,名,也是谎。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二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