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五湖旧约

〔宋代〕姜夔

序: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作品简介

《湘月·五湖旧约》是南宋末年词人姜夔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江上景物;下片转而侧重写游玩之人。全词通篇记游写景,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图。词中所描摹的清幽景色,和词人幽远的情怀相表里,相契合,恰如覆盖其上的朦胧月色,使之摇曳变幻,风姿别具,从而构成迷离浑化、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美妙境界。

创作背景

根据此词词序,《湘月·五湖旧约》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七月十六日,姜夔好友杨声伯任职于长沙,邀请其与其他文人雅士前往湘江泛舟游玩。游玩十分尽兴,姜夔雅兴大发,乃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曾在太湖相约,问这一年发生了何事?使我未能如愿,长久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太阳落入西山,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水鸟按时归巢。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

谁能唤起湘水女神,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同游坐客高谈阔论,感叹在座之人,都是风流雅士。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想起家乡的美味,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注释

(1)五湖:此指江苏太湖。

(2)底事:何事。

(3)暝入西山:谓暮色进入西山。暝,日落。

(4)夷犹:从容自在。

(5)时度:按时。

(6)容与:悠然自得貌

(7)画桡:有画饰的船桨。

(8)清镜:指清澈的水面如镜子一般。

(9)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其善于鼓瑟。

(10)烟鬟雾鬓:形容鬓发美丽。

(11)理哀弦鸿阵:指弹奏琴瑟,发出飞鸿的鸣声。鸿阵,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12)玉麈谈玄: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高谈玄理。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晋大臣王衍‘妙于谈玄,恒接白玉麈尾,与手都无分别。’”这里用以形容同游坐客有名士风度。

(13)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

(14)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15)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意谓家乡的风味定然很好,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人了解。

全文拼音版

xiāngyuè··jiùyuē
jiùyuēwènjīngniánshìzhǎngqīngjǐngmíng西shānjiànhuànyóuchéngxìngjuànwǎngdōushōuguīqínshíyuèshàngtīngzhōulěngzhōngliúrónghuàráodiǎnqīngjìng
shuíjiěhuànxiānglíngyānhuánbìnāixián鸿hóngzhènzhǔtánxuántànzuòduōshǎofēngliúmíngshèngànliǔxiāoxiāofēixīngrǎnrǎnjiǔzhīqiūxìnyīnghǎojiùjiāshìshuíshěng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湘月·绳河一雁

〔清代〕项鸿祚

绳河一雁,带微云澹月,吹堕秋影。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

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风寒星不定。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

跨鹤天高,盟鸥缘浅,心事塘蒲冷。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

湘月·别愁愁说

〔近代〕潘飞声

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

湘月·题陈叔同如升绿梅花下填词图

〔近代〕章钰

万红电谢。问荒山老屋,谁伴高节。

唤起逋翁与重认,别后珊瑚贞骨。

篁韵怡魂,茶香破梦,咳唾皆清绝。

菭阴巡遍,碧天飞上明月。

遥共白石词仙,心香一瓣,证天然芳洁。

翠羽啁啾似诉说,频岁江湖羁屑。

破帽笼头,残镫伴影,独浪烟霞窟。

青鸾何处,岁寒长此盟结。

湘月·早梅

〔清代〕张慎仪

雪天如醉,有明明灭灭,半林残照。

引得游蜂煞蘦乱,似讶东风太早。

瘦影扶春,婹香破冻,遣尽闲烦恼。

万缘俱静,愿我与花长好。

绝忆锦里废园,蛎墙低处,魂断无昏晓。

隔住鹭泾飞不去,清梦几时才了。

竹意相怜,松情自慰,遥索巡檐笑。

绮窗客到,吮毫再续吟稿。

湘月·题海盐徐古春贻砚图

〔近代〕邹韬

重闱萱悴。守零丁孤鹤,期延华脉。

撤手人天千万里,衣德书香谁述。

药圃将雏,糠灯翼卵,一发千钧责。

鹃啼霜冷,几多心事难白。

却喜秀挺孙枝,留贻片石,交付知珍惜。

记取传家承赐砚,莫负先灵凭式。

海月销金,溪云割玉,铭蚀苔花碧。

范乔遗典,令人回首萧瑟。

湘月·四月十五夜味莼园观赛珍会与亚君偕

〔近代〕高旭

同行池上,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

明月中天三五夜,几见金瓯圆缺。

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

这番游览,愁肠那不千结。

喜见八凤争飞,六龙竞舞,疑叩华严窟。

回首流民图一幅,狼藉荒郊枯骨。

淮北饥寒,江南佳丽,两样同凄切。

灯前归话,细君相对呜咽。

湘月·一奁晓翠

〔近代〕陈方恪

一奁晓翠,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

垂柳移阴,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

远岫啼眉,夭桃媚粉,还认栖香径。

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

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

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

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

湘月·冬至子夜叠前韵

〔近代〕姚华

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争指圭景。

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

旧典犹存,公私多暇,腊意催春冷。

消寒图染,瓣朱搁了妆镜。

怜我病里微吟,春来依旧,比创余临阵。

伏枕量签,度漏阁、知几宵情佳胜。

自古阳生,端从子起,到底天堪信。

圜丘旷久,问天莫对还省。

湘月·冬至题秋声集用石帚韵并谱四声

〔近代〕姚华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

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

万响都清,千愁同诉,一卷凄烟冷。

潘鬓羞粉,去时孰与临镜。

应悔祸枣灾梨,栖灵话梦,影心兵诗阵。

不数名场,甚霸国、龙虎输谁偏胜。

漫理哀弦,须吹暖琯,候转将梅信。

姜词春在,贺囊血剩堪省。

湘月·遇周意皆于朗江舟次谈春明旧游感赋

〔清代〕易顺鼎

玉骢去后,怅缃桃万树,不系春影。

望断仙蓬,把别泪、分付紫箫吹尽。

倚扇评诗,认旗沽酒,往事休重省。

与君俱是,人天飘泊无准。

谁料听雨江湖,鸥边对话,只伤心还剩。

剪烛船窗,便尽有、数点啼红都冷。

吴市吟秋,燕台赋晓,减了年前俊。

相看一笑,恍然旧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