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品简介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创作背景

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蜀中九日》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1)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2)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3)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4)他乡:异乡。

(5)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6)那:为何。

(7)北地:北方。

全文拼音版

shǔzhōngjiǔ
jiǔyuèjiǔwàngxiāngtáixiāngsòngbēi
rénqíngyànnánzhōng鸿hóngyàncóngběilái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杰出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宏阔,一扫六朝绮靡之风,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骈文《滕王阁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才华早露,然英年早逝,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其文学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定重要基础。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蜀道难

〔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道难

〔南北朝〕阴铿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蜀国弦

〔唐代〕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蜀四贤咏

〔南北朝〕鲍照

渤渚水浴凫,舂山玉抵鹊。

皇汉方盛明,群龙满阶阁。

君平因世闲,得还守寂寞。

闭帘注道德,开封述天爵。

相如达生旨,能屯复能跃。

陵令无人事,毫墨时洒落。

褒气有逸伦,雅缋信炳博。

如令圣纳贤,金珰易羁络。

良遮神明游,岂伊覃思作。

玄经不期赏,虫篆散忧乐。

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身表既非我,生内任丰薄。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葵花歌

〔唐代〕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埽。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