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钤深处》是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作者自己习文练武就是为了抵御倭寇入侵,特别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更是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全诗格调高旷,慷慨激昂,笔力壮健。
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韬钤深处》是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作,据说是写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的。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但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于是在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楼生活暂时是高枕无忧的,但别忘了虎狼在侧。
倒酒招呼客人,坐下来挥麈谈兵。
看兵书一直看到天黑,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看兵书的感想和体会,直到满天星辰,宝剑也是横放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上阵杀敌。
升官封侯并非是我内心的真正志向,但愿我大明的沿海风平浪静,早日扫清倭寇才是我的愿望啊!
注释
(1)韬钤:古代兵书有《六韬》和《玉钤》,合称“韬钤”,称用兵的方略。此以代指作者与同僚商议军机之营帐。
(2)小筑暂高枕:言长居私第而不能高枕无忧。小筑,偏僻而小的宅院,此指将帐杜甫《畏人》诗:“畏人或小筑,匾性合幽栖。”
(3)呼尊:置酒。
(4)揖客:请客。
(5)挥麈坐谈兵:坐而从容谈论兵法将略。挥麈:谓清谈、座谈。古人闲谈时,常挥麈以助兴。麈,麈尾的省称。
(6)牙签满:谓藏书多。《明史》本传载:戚继光“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牙签:即书签,代指书籍。如孔尚任《桃花扇》:“堂名二酉 ,万卷牙签求售”。
(7)星含宝剑横:谓帐壁悬挂宝剑。《吴越春秋》:“伍子胥过江,解其剑与渔父日:此剑中有七星北斗,其值千金。”
(8)封侯非我意:《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此反用其事。
(9)海波平:喻国家安定。此指荡平倭寇澄清海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戚继光的诗
相关推荐
小桃红·秋江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见志诗二首·其一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别毛永嘉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