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田田时雨足,鞭牛务深耕。
农田在耕种的时节雨水充足,农民鞭打着牛耕地。
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
挑选的种子要合乎土质,播种糯米和粳米。
条桑去蠹枝,柔柔待春荣。
采集桑叶去除有虫子的树枝,温柔地等待春天的繁荣。
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
春天的农事不可以慢慢来,因为春天的鸟儿都已经鸣叫起来。
注释
(1)鞭:用鞭子抽打。
(2)深耕:一种耕作方式,耕地深度达到六、七寸以上。适度深耕有利于改善土壤,并可防止农作物倒伏,消灭杂草。
(3)蠹:蛀虫。
田田时雨足,鞭牛务深耕。
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
条桑去蠹枝,柔柔待春荣。
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
田田时雨足,鞭牛务深耕。
农田在耕种的时节雨水充足,农民鞭打着牛耕地。
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
挑选的种子要合乎土质,播种糯米和粳米。
条桑去蠹枝,柔柔待春荣。
采集桑叶去除有虫子的树枝,温柔地等待春天的繁荣。
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
春天的农事不可以慢慢来,因为春天的鸟儿都已经鸣叫起来。
(1)鞭:用鞭子抽打。
(2)深耕:一种耕作方式,耕地深度达到六、七寸以上。适度深耕有利于改善土壤,并可防止农作物倒伏,消灭杂草。
(3)蠹:蛀虫。
《田家四时·其一》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田家四时》组诗中的开篇之作。此诗以春日农事为经纬,首联“田田时雨足,鞭牛务深耕”以叠词“田田”状春雨丰沛,以“鞭牛”动态开启春耕画卷;颔联“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细写因地制宜的播种智慧,展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颈联“条桑去蠹枝,柔柔待春荣”转写桑树修剪,以“柔柔”叠词预兆生机;尾联“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以鸟鸣催耕作结,在紧迫感中透出自然律动与人类劳动的和谐。全诗语言质朴如《豳风》,却于平实中见精巧,是宋代农事诗中将劳动美学与田园诗意完美融合的典范。
《田家四时·其一》此诗创作于北宋熙宁至元丰年间(约公元1070-1085年),时郭祥正辗转于江南各地任地方官。诗中“选种随土宜”反映宋代《陈旉农书》等农业科技的发展,“糯与粳”的区分记录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精细化生产。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观察者视角不同,郭诗更贴近劳动者的内在节奏,“春事不可缓”的急迫感,既源于物候规律,也可能暗合诗人对王安石新政中“青苗法”等农政推行时效的体会。这种将农事经验诗化的努力,标志宋代田园诗向技术性与艺术性双重深化的新趋向。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
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