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回忆亡妻生前时的场景,伫立红桥,罗衣吹起,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下片首句意思重叠,写出了少女的孤独,之后“寄语东风休著力”摹写少女心事、少女情态。全词情真意切,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三年后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这首词即是一首悼亡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她伫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之上,罗衣被风吹动,轻轻扬起 她伸手采下一个带着成双叶片的石榴,不知道是想要送给谁?
纵使满怀柔情在落日中等待,也只能独自一个人空对着斜阳 希望那春风不要吹得太过用力,风中的人儿恐怕经受不起了。
注释
(1)越罗裙: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2)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3)石榴:石榴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4)著力:用力、尽力。
全文拼音版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山花子·春愁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