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其八

〔魏晋〕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杂树掩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严霜摧调众草树,孤松挺立扬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木连成林人不觉,后调独秀众惊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酒壶挂在寒树枝,时时远眺心神怡。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

注释

(1)没:掩没。

(2)凝霜殄异类:凝霜:犹严霜。殄(tiǎn):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它草木。

(3)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

(4)见:同“现”,显露。

(5)连林:树木相连成林。

(6)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

(7)壶:指酒壶。

(8)柯:树枝。

(9)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

(10)何事绁尘羁:何事:为什么。绁(xiè):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饮酒二十首·其八拼音版

yǐnjiǔèrshíshǒu··
qīngsōngzàidōngyuánzhòngcǎoméi姿
níngshuāngtiǎnlèizhuōránxiàngāozhī
liánlínrénjuéshùzhòngnǎi
hányuǎnwàngshíwèi
shēngmènghuànjiānshìxièchén

作品简介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饮酒二十首·其四

〔魏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魏晋〕陶渊明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饮酒二十首·其十

〔魏晋〕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魏晋〕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十

〔宋代〕晁补之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

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

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竞何为,十驾晞后尘。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饮,叹息无与亲。

问道伯昏室,何人独知津。

各在天一方,泪落衣上巾。

归休可共隐,山中复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