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诗人以燕雁自喻,北望长安,只能独自悲吟;颔联写眺望所见的远景和诗人对景色的感受;颈联写眺望所见近景,表现诗人内心的忧郁;尾联直抒诗人思乡几年来郁积的无限悲伤。全诗以秋天怀乡为背景,描写羁愁之恨,情致深沉而苍莽,写景均从大处着笔,意境阔大。
写意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写意》为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李商隐四十一岁时在梓州(四川三台)所作。诗人在大中五年(851)料理完亡妻的丧事后,将子女寄养在长安的亲友家,接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只身来到梓州,入东川节度使幕府。他在梓州虽然得到柳仲郢的器重,但远离长安,悼怀亡妻,思念亲人,心境一直消沉郁闷。时到深秋,诗人面对秋色,不禁又勾起离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就像一只燕地的鸿雁,迢迢千里远离上林,我极目高爽的秋空,望断天涯,发出悲吟。
茫茫人间路,如潼江凶险地波翻浪滚,天外的青山,惟有玉垒山曲折幽深。
惨淡的斜阳照在花间,留下一片暗淡;暮云从城上升起,结成重重阴暗。
三年来我尽力按抑着思乡的眼泪,又进入新的一年,怕就再难控制满怀悲情。
注释
(1)燕雁:燕地的鸿雁。
(2)迢迢:遥远的样子。
(3)上林:上林苑,汉武帝时名苑,此处借指长安。
(4)潼江:即梓潼江,自北向南在射洪附近注入涪江。
(5)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北。
(6)返照:傍晚的太阳透过花丛留下的影子。
(7)层阴:指密布的浓云。
(8)制:控制,节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甲午除夜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馀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晋献文子成室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
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盆池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宜城放琴客歌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䰀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梅花九首·其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