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朝士》 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镂金的银盘中盛着哈蜊,簋中盛着莼菜根熬的汤,所以看上去“乱如丝”,唐代长安的官员喜食这种菜汤;后两句是疑问,现流行于北方长安的这些佳肴,你们为什么不说是来自吴越,而在别的地方专对南方人故意挑剔呢。此诗是对那些说诗人是“南金复生中土”的朝臣的“回敬”,不卑不亢,显示出诗人非凡的气度。
答朝士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雕嵌着花纹的银盘中盛着蛤蜊,碗中盛着莼菜根熬的汤,所以看上去“乱如丝”。
现流行于北方长安的这些佳肴,你们为什么不说是来自吴越,而在别的地方专对南方人故意挑剔呢?
注释
(1)钑镂:用金银在器物上雕嵌花纹。
(2)蛤蜊:是生活在海底的一种软体动物。
(3)莼菜:又名马蹄菜、湖菜等,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
(4)遮渠:尽他,随他。
(5)吴儿:吴地少年。泛指南方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贺知章的诗
相关推荐
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答沈器之二首·其二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不是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答友人赠乌纱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答王团扇歌三首
【其一】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其二】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其三】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答朱元晦
幽人偏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
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山更好。
答东林道士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答畅校书当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
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
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
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
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
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
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
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
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答吴充秀才书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