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代〕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注释

(1)寰瀛:天下;全世界。晋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2)九霄:中国的一种传统说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3)秋澄:谓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4)晶英:耀人的光芒。

(5)翛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

(6)玉京:原指天外仙境,这里指月亮。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拼音版

yuèshíwányuè
tiānjiāngjīnyuèbiànhuányíng
shǔ退tuìjiǔxiāojìngqiūchéngwànjǐngqīng
xīngchénràngguāngcǎifēngjīngyīng
néngbiànrénjiānshìxiāoránshìjīng

作品简介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中秋夜月的美景,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毫无尘俗气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