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行示德逢》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先描绘了一幅赤日炎炎、土地龟裂的严重旱象和杨骥(字德逢)对浇灌田地的雨水的盼望。然后写到天公竟肯从人心愿,忽而雷电交加乌云翻滚,好雨及时降临,干枯的庄稼得到苏生的情景,同时生动地描写了杨骥的欢悦心情。诗的后段总束到连年丰收,当归功于天子。这里一方面夸示新法实施多年的富国效果,一方面含有对神宗的期望,望他不要轻易改变、废止新法。篇末反用孔子语,说明杨骥身逢盛明之世的幸运,并将元丰之世比作上古的唐尧圣代。王安石作此诗时虽已被迫退隐多年,却仍系念着朝廷政治。这首诗不是一般的颂圣,而在于证明新法的上合天意、下顺民情,寓意颇为深切。诗中用典虽多而能浑化自然,无生硬之弊。
元丰行示德逢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丰行示德逢》此诗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是写给金陵(今江苏南京)蒋山的邻居杨骥(字德逢)的。王安石曾称赞他“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示德逢》)可见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当时王安石所制订的新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之久,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变法遭到了一些官僚士人的坚决抵制和激烈反对。王安石不断受到攻击,被迫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相位,退居到金陵半山堂闲居。但他仍系心朝廷,关心变法。
翻译注释
翻译
四周山岭枯萎的草木映着火红的太阳,田地干裂就像龟甲烧灼后现出吉兆。
湖阴先生坐在茅屋,看渠道上踏水车盼着秋天收成好。
忽然间雷声轰鸣响彻天地,电光闪耀、乌云翻滚如同浪滔,半夜里云层载着密雨,运送到广阔的原野和田间沟壕。
干旱的禾木很快就长得繁茂,牛行田野臀部都被埋没难以寻找。枯死的豆苗重又苏生,长出肥肥的豆荚多多的豆毛。
湖阴先生把水车倒挂在粮仓,买酒请客补偿先前的辛劳。
三年来五谷的价钱贱如白水,今年的丰收景象依然如同往岁。
元丰皇帝的政令跟天意相通,但愿千秋万岁与元丰相同。
先生您虽然在野却不贫穷,到老都会击壤歌颂唐尧一样的元丰!
注释
(1)元丰:神宗年号(1078—1085)。
(2)德逢: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期的邻居。
(3)翛翛:鸟羽破敝貌,此处形容草木枯萎。
(4)坼:裂。
(5)龟兆:古人用龟甲占卜,灼龟甲所见的坼裂之纹称龟兆。
(6)草室:犹言“茅屋”。
(7)沟车:沟,田间水道;车,指水车。
(8)秋实:指秋后的收成。
(9)雷蟠:谓雷声轰鸣,充满天地。蟠,充满。
(10)电掣:形容电光闪耀。
(11)输:犹言“输入”,运进。
(12)亭皋:水边的平地。司马相如《上林赋》:“亭皋千里,靡不被筑。”此处指平野。亭,平。皋,水旁地。
(13)秀发:谓谷物生长茂盛。《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14)尻:臀部。
(15)龙骨:水车的别名。
(16)屋敖:“敖屋”的倒文。敖,粮仓,后作“廒”。
(17)浇客:犹“饮客”。
(18)西成:谓秋季收成。
(19)元丰圣人:指神宗皇帝。圣人,对帝王的尊称。
(20)在野:与“在朝”相对,指不做官。
(21)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成为歌颂盛世太平的典故。壤,一种木制戏具,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无月·其一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元夕木阁山火
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
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
天公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
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赪。
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