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判官幽谷种花

〔宋代〕欧阳修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幽谷种花,间隔栽种的花儿开得娇媚宜人,不分春夏四季。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我随时都要带着酒去那儿赏花,可不要让花儿有一天不开啊!

注释

(1)宜:应该。

(2)相间:间隔栽种。

(3)须:需要。

(4)次第:依次。

(5)栽:栽种。

(6)欲:想要。

(7)四时:四季。

(8)教:使,让。

谢判官幽谷种花拼音版

xièpànguānyōuzhònghuā
qiǎnshēnhóngbáixiāngjiànxiānhòuréngzāi
shíxiéjiǔjiàohuākāi

作品简介

《谢判官幽谷种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浅白语言阐述种花之道,寄寓深厚的生活哲理与审美情趣。前两句“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具体描写花卉栽植的色彩搭配与时序安排,体现宋人注重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后两句“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转而抒发对永恒春色的向往,在实用主义中注入浪漫情怀。全诗短短二十八字,既包含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又展现诗酒人生的雅趣,典型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将日常生活艺术化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谢判官幽谷种花》此诗创作于欧阳修贬谪滁州期间(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是其与友人谢判官唱和之作。诗中“幽谷”暗合滁州幽谷景点,反映欧阳修在政治挫折后寄情山水的心境。“四时携酒”的畅想,既是对《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的诗意补充,亦隐含对朝堂纷争的疏离。末句“莫教一日不花开”的期许,更透露出在困顿中坚守生命活力的精神境界,堪称宋代贬谪文学中化窘迫为洒脱的典范。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谢池春·残寒销尽

〔宋代〕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宋代〕张先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谢公亭

〔唐代〕李白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谢中上人寄茶

〔唐代〕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