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少年不管》是北宋词人宋祁的一首惜春怀人之词。上片以“少年不管”开篇,直抒青春恣意、光阴飞逝之慨,“流光如箭”喻时间无情,后句“始惜月满、花满、酒满”以三重“满”字叠用,突显对往昔欢愉的眷恋与醒悟后的怅惘。下片写舟宴将散之景,“日斜歌阕”暗喻欢宴终曲,末句“望水远、天远、人远”以空间之辽远烘托离别之愁,意境苍茫悠远。全词语言凝练,情感层层递进,在疏朗豪放中透出深沉的时光之叹与人生况味。
浪淘沙令·少年不管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少年时不懂珍惜,光阴飞逝如箭。稀里糊涂就耗尽了青春年华。直到如今才懂得珍惜月圆之夜、花开之盛、酒斟之满。
小船即将解缆离开垂杨摇曳的岸边。还在共同欢宴,但太阳西斜,歌声停歇,转眼就要分别。我倚着船桨,望着越来越远的水面、越来越高的天空,以及即将远行的你,身影渐行渐远。
注释
(1)不管:不顾,不考虑。
(2)流光: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3)韶光:比喻青少年时期。
(4)扁舟:小船。
(5)兰桡:小舟的美称。
全文拼音版
浪淘沙令·少年不管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宋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承旨等。卒谥景文。其诗词多写优游闲适生活,语言工丽,描写生动,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有集,已佚,今有清辑本《宋景文集》;词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相关推荐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浪淘沙·日午倦梳头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
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浪淘沙·远水接天浮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浪淘沙·杨花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为谁飞上玉雕阑?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
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一春幽梦绿萍间。暗处销魂罗袖薄,与泪轻弹。
浪淘沙令·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浪淘沙令·水软橹声柔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