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写乘船行于江中,傍晚遇到雪时的情景;后四句重在写人,江中渔翁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渐隐于暮雪之中。全诗动、静相同,意境高远,于浩浩苍茫中寓足了清逸神妙的韵致,抒发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切感悟,寄托了自己淡泊闲远的心志。
江天暮雪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天暮雪》该诗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诗人出使安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眼前的景象,是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逐写下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万里长空飘卷着如玉般的雪花,水中的小洲积雪洁白如银。
南去的大雁早巳不见踪迹,黄昏时层叠的山崖同早晨一样光明。
渔翁感到了寒冷想要归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
因为渔翁乏困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
注释
(1)玉花:雪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中“玉雪开六出之花”意。
(2)汀洲:水中小片陆地。
(3)浩浩:广大貌。
(4)暮:黄昏,傍晚。
(5)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6)坐:因为。
(7)蓑:蓑衣,雨具名,多以蓑草(即龙须草)制成。这里代指渔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孚的诗
相关推荐
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江陵使至汝州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江间作四首·其一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舡。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罗浮南斗外,黔府古河边。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江上望青山忆旧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江上寄元六林宗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江行道中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