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云笼月

〔元代〕马致远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作品简介

《寿阳曲·云笼月》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表现在封建社会,女子受着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因此在爱情方面也只能处于悲伤感怀、等待思念的境地。这支小令意境绝妙,前三句写凄凉情景,天空中一轮孤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满耳听到的尽是风吹房檐间挂的铁片发出的声响,这无限凄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妙在后两句,本欲剔亮银灯叙写心事,谁知因一声长叹却将灯吹灭。委婉含蓄地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心事的凄凉、沉重。将灯挑亮而又吹灭,更提示出她在凄楚的夜晚,欲说还休却又无法打发悲哀的复杂心情。主人公因爱极而生的怨恨心态,表现得极其微妙曲折,细腻真切。

翻译注释

翻译

月亮被层云笼罩,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叮当作响,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

起身挑挑灯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可是又长叹一声,想把灯吹灭,不再写了。

注释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2)风弄铁: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铁:即檐马,悬挂在檐前的铁片,风一吹互相撞击发声。

(3)两般儿:指“云笼月”和“风弄铁。”

(4)凄切:十分伤感。

(5)剔银灯:挑灯芯。银灯,即锡灯。因其色白而通称银灯。

(6)吁气:叹气。

全文拼音版

寿shòuyáng··yúnlóngyuè
yúnlóngyuèfēngnòngtiěliǎngbānérzhùrénqiè
yíndēngjiāngxīnshìxiězhǎngshēngchuīmiè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归隐。杂剧《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文辞优美,为元杂剧代表作。散曲成就更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品多写隐逸情怀与人生感慨,风格豪放清逸,兼具诗词意境与俚俗趣味,对元散曲发展影响深远。今存杂剧7种,散曲百余首,辑为《东篱乐府》。

马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