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云笼月》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表现在封建社会,女子受着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因此在爱情方面也只能处于悲伤感怀、等待思念的境地。这支小令意境绝妙,前三句写凄凉情景,天空中一轮孤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满耳听到的尽是风吹房檐间挂的铁片发出的声响,这无限凄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妙在后两句,本欲剔亮银灯叙写心事,谁知因一声长叹却将灯吹灭。委婉含蓄地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心事的凄凉、沉重。将灯挑亮而又吹灭,更提示出她在凄楚的夜晚,欲说还休却又无法打发悲哀的复杂心情。主人公因爱极而生的怨恨心态,表现得极其微妙曲折,细腻真切。
寿阳曲·云笼月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月亮被层云笼罩,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叮当作响,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
起身挑挑灯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可是又长叹一声,想把灯吹灭,不再写了。
注释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2)风弄铁: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铁:即檐马,悬挂在檐前的铁片,风一吹互相撞击发声。
(3)两般儿:指“云笼月”和“风弄铁。”
(4)凄切:十分伤感。
(5)剔银灯:挑灯芯。银灯,即锡灯。因其色白而通称银灯。
(6)吁气:叹气。
全文拼音版
寿阳曲·云笼月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归隐。杂剧《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文辞优美,为元杂剧代表作。散曲成就更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品多写隐逸情怀与人生感慨,风格豪放清逸,兼具诗词意境与俚俗趣味,对元散曲发展影响深远。今存杂剧7种,散曲百余首,辑为《东篱乐府》。
马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
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寿阳曲·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寿阳曲·别珠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寿阳曲·答卢疏斋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寿阳曲·心间事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
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寿阳曲·秋
萦心事,惹氓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
寿阳曲·一阵风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寿阳曲·咏李白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