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声,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注释
(1)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
(2)更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3)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4)一天:满天空。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声,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1)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
(2)更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3)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4)一天:满天空。
《十二月十五夜》是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表现出诗人孑然一人夜中赏雪景的独特感受。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此诗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枚61岁时所作。诗人因“右足忽病疮”,曾为“望山无时登”,但始终保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乐的心态,《十二月十五夜》这首五绝就是其在这一年最后一个“十五夜”映雪赏月,怀着这种心态所作。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