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五代〕欧阳炯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三十六座宫殿笼罩在秋夜的清寒里,露水珠儿从高大的梧桐叶上点点滴落。铜壶玉漏滴答作响,声息低得像在哽咽;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门上的金铺首。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曾记那时红色的线毯铺展,博山炉里香烟袅袅,幽香暗暗拂动着帐幔上的流苏。可帝王的羊车一旦离去,庭院便长久长满荒草,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落满灰尘,无人照镜。

注释

(1)三十六宫:言宫殿之多。

(2)露华:露水。

(3)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4)金铺:金饰铺首。

(5)博山炉:古香炉名。此处泛指香炉。

(6)流苏:丝线制成的穗子。

(7)羊车:晋武帝常乘羊车游幸宫内,此处指帝王行幸后宫。

(8)镜尘鸾影孤: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落满灰尘,无人照镜,故称鸾影孤。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拼音版

gēnglòu··sānshíliùgōngqiūshuǐ
sānshíliùgōngqiūshuǐhuádiǎngāodīngdīnglòutóngmíngyuèshàngjīn
hóng线xiàntǎnshānxiāngfēngànchùliúyángchēchángqīngjìngchénluányǐng

作品简介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是五代词人欧阳炯的一首宫怨词。此词以秋夜皇宫为背景,通过“玉漏咽壶”“明月金铺”等意象勾勒出冷寂深宫图景。上片写景,以滴水高梧、铜壶漏声暗喻长夜孤寂;下片“红线毯”“博山炉”极陈奢华,却以“香风流苏”反衬失宠宫人的凄楚。末句“羊车一去长青芜”化用晋武帝羊车临幸典故,直指恩断宠衰之悲,“镜尘鸾影孤”更将鸾镜蒙尘、形单影只的哀婉推向高潮。全词辞藻华美而意境凄冷,堪称五代宫怨词中深婉之作。

作者介绍

欧阳炯(896—971),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前蜀后主王衍时为中书舍人。又事后蜀,官至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从孟昶降宋,授左散骑常侍。能诗,善长笛,工于词。其词多写艳情,风格秾丽。曾为《花间集》作序。其词现存四十余首,王国维辑《欧阳平章词》一卷。欧阳炯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更漏子·塞鸿高

〔宋代〕晏殊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送孙巨源

〔宋代〕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更漏子·柳丝长

〔唐代〕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春夜阑

〔五代〕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更漏子·相见稀

〔唐代〕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今夜期

〔五代〕孙光宪

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偎粉面,捻瑶簪,无言泪满襟。

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咿喔。听咐嘱,恶情悰,断肠西复东。

更漏子·独倚楼

〔宋代〕贺铸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更漏子·春夜阑

〔唐代〕牛峤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