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品简介

《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咏物言志诗的代表作,借石灰的烧制过程抒写刚毅坚贞的品格。全诗以"千锤万凿出深山"喻指艰难历练,"烈火焚烧若等闲"展现无畏精神,"粉骨碎身浑不怕"彰显牺牲意志,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出人生追求。诗人将物性与人格完美融合,语言质朴刚劲,意象鲜明深刻,体现了儒家"杀身成仁"的精神境界,成为后世传颂的廉政经典。

创作背景

《石灰吟》此诗作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24岁中进士后观烧石灰有感而发。时值明成祖迁都北京,大兴土木。青年于谦借咏石灰,既表达忠君报国之志,又暗含对官场腐败的警醒。后其官至兵部尚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最终蒙冤遇害,用生命践行了诗中"清白留世"的誓言,使这首早期作品成为其人格的prophetic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

(1)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2)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3)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

(4)浑:亦作「全」。

(5)怕:也作「惜」。

(6)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7)人间:人世间。

全文拼音版

shíhuīyín
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
fěnsuìshēnhún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

作者介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至兵部尚书,在“土木堡之变”后力主抗敌,保卫北京,挽救明朝危亡。其诗《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彰显铁骨丹心。后遭诬陷遇害,谥号“忠肃”。诗文质朴刚劲,多抒报国之志,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相关推荐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