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牡丹》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花喻人。借题发挥,既描绘了牡丹的婀娜多姿与诱人魅力,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热爱之情。诗的前六句采用拟人手法,戏谑调侃的语气,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赏花画卷。结尾两句笔锋陡转,生发感慨,表现了作者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
戏题牡丹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戏题牡丹》这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四十八岁,在朝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开,心情畅快,遂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
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
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今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
注释
(1)阴隐:一作“隐约”。牡丹花开时,枝叶已盛,故云隐约。
(2)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撑。
(3)斗:争斗比较。
(4)陵晨:凌晨,清晨。
(5)并作:同作。
(6)无机:没有心机,无意。
(7)多思:多情。
(8)经营:此指蜂于花间盘旋采蜜。
(9)是事:事事,凡事。
(10)暂眼明:眼睛为鲜花照亮。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丁判官
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戏马台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戏咏江南土风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为六绝句·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戏为六绝句·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