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牡丹

〔唐代〕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今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

注释

(1)阴隐:一作“隐约”。牡丹花开时,枝叶已盛,故云隐约。

(2)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撑。

(3)斗:争斗比较。

(4)陵晨:凌晨,清晨。

(5)并作:同作。

(6)无机:没有心机,无意。

(7)多思:多情。

(8)经营:此指蜂于花间盘旋采蜜。

(9)是事:事事,凡事。

(10)暂眼明:眼睛为鲜花照亮。

戏题牡丹拼音版

dān
xìngtóngkāiyīnyǐnxiāngdòuqīngyíng
língchénbìngzuòxīnzhuāngmiànduìpiānhánqíng
shuāngyànháilüèyóufēngduōzhèngjīngyíng
chángniánshìshìjiēpāojìnjīnlánbiānzànyǎnmíng

作品简介

《戏题牡丹》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花喻人。借题发挥,既描绘了牡丹的婀娜多姿与诱人魅力,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热爱之情。诗的前六句采用拟人手法,戏谑调侃的语气,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赏花画卷。结尾两句笔锋陡转,生发感慨,表现了作者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

创作背景

《戏题牡丹》这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四十八岁,在朝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开,心情畅快,遂作此诗。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牡丹

〔唐代〕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赏牡丹

〔唐代〕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牡丹花

〔唐代〕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