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发崇让宅紫薇

〔唐代〕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绥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作品简介

《临发崇让宅紫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篇从秋庭幕雨的背景衬托下,勾画出一树浓花鲜艳触目的图象,明暗对比强烈,正象征诗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尖锐冲突,次联刚提出“有待”,“紧接着”“别离”,希望转为失望,感情抑扬起伏。颔联联承接别离写家室之思,结尾故作宽解,却仍无法掩饰去国离京时失意感伤的情怀。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情意深沉。

创作背景

李商隐为王的女婿,对崇让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会昌元年(841),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李商隐受招赴陈许为掌书记,《临发崇让宅紫薇》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树孤独的紫薇,竟千娇百媚怒放开来,秋天深深庭院的暮雨细蒙蒙类似尘埃。

紫薇花不过早凋谢是要把欣赏的人儿等待,现在赏尝花人就要离去,花也不必再开。

对紫薇一往深情的桃花紧紧依傍露井,轻柔芜媚的柳条对紫薇互相间的思念竟隔着幸台。

无论花开在天涯地角,同样有荣有谢,又何必定要移植到皇家苑林去栽?

注释

(1)浓姿:花树盛开的姿态。

(2)轻埃:细小的灰尘,比喻蒙蒙细雨。

(3)摇落:零落、凋谢。

(4)桃绥:桃花,绥是丝带,形容桃花的光泽。

(5)露井:没有益的井。

(6)柳绵:柳条,棉即丝棉,形容柳条的柔软。

(7)章台:战国秦宫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台下有章台街。

(8)上苑:上林苑。在长安之西,本为秦时旧苑,汉武帝重新扩建,周围广三百里。

全文拼音版

línchóngràngzháiwēi
shùnóng姿kànláiqiūtínglèiqīngāi
xiānyáoluòyīngwéiyǒubiéxiūgèngkāi
táosuíhánqíngjǐngliǔmiánxiāngzhāngtái
tiānjiǎotóngróngxièyàogēnshàngyuànzāi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临江仙·探梅

〔宋代〕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终诗

〔两汉〕孔融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临溪送别诗

〔南北朝〕谢朓

怅望南浦时,徙倚北梁步。

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迥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代〕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