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天风海涛》是元曲作家姚燧创作的散曲。此曲描写江南山水相接、水天相连的壮景,表达了蔑视功名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全曲透露出宏劲、典雅的正统文人作派,写景境界开阔,抒情豪爽流畅,在元代前期可以说是别具面貌。
满庭芳·天风海涛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姚燧有两首《满庭芳》,据此首曲中景象及另一首《满庭芳》曲词亦有“帆收钓浦,烟笼浅沙,水满平湖”,可见裁定的是江南见光。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愈花甲的姚燧出为江东廉访使,先后在江南各地为官达七、八年之久,此曲词很可能作于这一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漫天风起,卷起海浪般的波涛,昔人曾在这里饮酒赋诗志壮情豪。我到这里悠闲地登临眺望,眼前是长空寥廓,日远天高。山接着水,苍茫浩渺,水连着天,遥远朦胧。这些山水胜景只能供我赋诗吟啸,功名利禄的事情已了,快去归隐,何待老僧来招。
注释
(1)昔人曾此:昔人曾在这里。
(2)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曾作《酒德颂》,对封建礼教采取蔑视的态度。
(3)诗豪:诗中的英豪。《唐书·刘禹锡传》:“(刘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名者,尝推为诗豪。”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陈和仁韵》:“少年横槊,酒圣诗豪余事。”
(4)日远天高:双关语,既是写登临所见,又是写仕途难通。
(5)茫茫渺渺:形容山水相连、辽阔无边、模糊不清的样子。
(6)隐隐迢迢:形容水天相接、隐隐约约、十分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7)吟笑:一作“吟啸”。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姚燧的诗
相关推荐
满庭芳·看岳王传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满庭芳·失鸡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
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满庭芳·牧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满庭芳·耕
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庄家也有欢娱处,莫说其余。
赛社处王留宰猪,劝农回牛表牵驴。还家去,蓬窗睡足,一品待如何?
满庭芳·樵
腰间斧柯,观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将连理枝梢锉,无缺钢多。
不饶过猿枝鹤窠,惯立尽石涧泥坡。还参破,名缰利锁,云外放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