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注释
(1)粜:出卖谷物。
(2)眼前疮:指眼前的困难,眼前的痛苦。
(3)剜却:挖掉,用刀挖除。
(4)心头肉:身体的关键部位,这里喻指赖以生存的劳动果实。
(5)绮罗: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绫罗绸缎的人。
(6)筵:宴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1)粜:出卖谷物。
(2)眼前疮:指眼前的困难,眼前的痛苦。
(3)剜却:挖掉,用刀挖除。
(4)心头肉:身体的关键部位,这里喻指赖以生存的劳动果实。
(5)绮罗: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绫罗绸缎的人。
(6)筵:宴席。
《咏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全诗八句四十字,展示了唐末农民遭受的严重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这首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把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描写得历历如绘,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同时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节制感情的功力。
唐末广大农村破产,农民遭受的剥削更加惨重,至于颠沛流离,无以生存。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上,产生了可与李绅《悯农二首》前后辉映的聂夷中《咏田家》。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