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即事

〔清代〕文廷式

劫火何曾燎一尘?侧身人海又翻新。闲拈寸砚磨砻世,醉折繁花点勘春。

闻柝夜,警鸡晨。重重宿雾锁重闉。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劫火何曾燎一尘?侧身人海又翻新。闲拈寸砚磨砻世,醉折繁花点勘春。

劫火哪里曾燎掉一粒微尘?我在人海戒慎立身岁月又翻新。闲时以磨墨写作消磨时间,醉中折繁花识别领略春天。

闻柝夜,警鸡晨。重重宿雾锁重闉。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

晚上睡觉注意听警盗的柝声,晨鸡一叫便像祖逖惊醒起舞,只见重重隔夜雾封锁重重城门。盘中堆放着买来的迎年菜,只喜欢红辣椒的味道辣辛。

注释

(1)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出现的大火,后泛指大灾难,这里指当时的战乱和朝廷的恶势力。

(2)一尘:一粒微尘之意,作者自比。

(3)侧身人海又翻新:侧身人海,在人海中戒慎立身,语出黄景仁《都门秋思》中“侧身人海叹栖迟”句。翻新,翻新岁月,指新年来临。

(4)闲拈寸砚磨砻世:砻,磨。闲暇时用砚磨墨消磨时间。

(5)点勘:校勘,这里是识别领略之意。

(6)柝:晚上警盗的用具。

(7)警鸡晨:即闻鸡起舞,是说作者仍关心国家大事。

(8)宿雾:隔夜的雾。

(9)重闉:城外曲城的重门,也泛指城门。这里暗指皇宫。闉:古代城门外层的曲城。

鹧鸪天·即事拼音版

zhètiān··shì
jiéhuǒcéngliáochénshēnrénhǎiyòufānxīnxiánniāncùnyànlóngshìzuìzhéfánhuādiǎnkānchūn
wéntuòjǐngchénchóngchóng宿suǒchóngyīnduīpánmǎiyíngniáncàidànhóngjiāowèixīn

作品简介

《鹧鸪天·即事》是清代词人文廷式的一首抒怀之作。此词以维新变法失败后的时局为背景,通过“劫火”“宿雾”等意象暗喻政治环境的压抑,又以“磨砻世”“点勘春”等动作展现文人坚守。上阕“闲拈寸砚磨砻世”将治学与济世相连,下阕“但喜红椒一味辛”以辛辣之物自喻不屈气节。全词在看似闲适的日常描写中,暗藏对时代变革的深刻思考与人格宣言。

创作背景

《鹧鸪天·即事》此词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作为维新派核心成员,文廷式遭清廷革职通缉,避祸上海期间创作此词。“劫火”暗指政变浩劫,“侧身人海”喻指险恶处境,“重重宿雾”象征顽固势力的压制。结句“红椒一味辛”既是对江南岁俗的实录,更是其虽遭挫败仍保持锋芒的自我写照,与同期所作《落花》诗“伤春竟与惜春同”形成精神呼应。

作者介绍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又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支持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干政。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之役,主战甚力,在京与康有为等发起强学会,广集维新人士,思变法图强。李鸿章乃授意言官劾其交通内监,被革职永不叙用。廷式博学强识,词作超拔,雅近苏轼、辛弃疾。有《云起轩词钞》。文廷式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鹧鸪天·题七真洞

〔元代〕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鹧鸪天·薄命妾辞

〔金代〕元好问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鹧鸪天·别情

〔宋代〕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