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润州江口

〔唐代〕刘言史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秋江即将泛起波涛,商人旅客眺望风势无法过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无数船只上的火光被大风熄灭,寒夜中只听到寺庙钟声觉得寺庙很多。

注释

(1)润州:今江苏镇江。

(2)贾:商人。

夜泊润州江口拼音版

rùnzhōujiāngkǒu
qiūjiāngbáitóuzhānfēng
qiānchuánhuǒjuéhánxiāobàntīngzhōngshēngjuéduō

作品简介

《夜泊润州江口》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润州(今镇江)江口夜泊为场景,首句“秋江欲起白头波”以“白头波”喻江浪之险,未起之波更显暗流汹涌;次句“贾客瞻风无渡河”写商贾观测风势不敢渡江,以群体怯懦反衬诗人独泊的勇气。后两句“千船火绝寒宵半”以千船熄火的宏大静寂,构建出寒夜中江面的绝对黑暗;“独听钟声觉寺多”则在听觉维度突然开拓空间,钟声的悠扬与寺院的虚想象,在孤寂中生出禅意。全诗善用反衬手法,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物质世界到精神观照的诗意穿越。

创作背景

《夜泊润州江口》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约公元8世纪末),润州作为江南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当时重要商港。诗中“贾客瞻风”反映唐代商船依靠风力的航行特点,《唐国史补》载“舟人言风波恶,皆候风色”;“寺多”实指润州金山寺、焦山寺等著名梵刹。与张继《枫桥夜泊》“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愁绪不同,刘诗更注重在商业喧嚣止息后对宗教意蕴的感知,这种将商业地理与宗教空间并置的写法,体现中唐诗歌对城市文化的新观照。

作者介绍

刘言史(?—812),洛阳(今属河南)人。或谓邯郸(今属河北)人。与孟郊友善。王武俊为恒冀邯团练观察使时对他颇为赏识,曾举荐其为枣强县令,他辞疾不就。世重之,仍称“刘枣强”。后李夷简爷度汉南时辟为司功椽。工诗,风格近李贺、皮日休撰《刘枣强碑》云:“所有歌诗千首,其荚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全唐诗》录其诗1卷。或误为王言史。刘言史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代〕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夜起

〔清代〕黄遵宪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沈阴曀曀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夜思中原

〔宋代〕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流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夜宿七盘岭

〔唐代〕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夜渡湘水

〔唐代〕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闇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