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塞上重阳

〔明代〕薛论道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作品简介

《黄莺儿·塞上重阳》是明代散曲家薛论道的一首边塞词。作品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戍边将领的视角,展现苍茫雄浑的北国风光与卫国安邦的豪情。上片“拥旌旄倚太行”勾勒出将军巍然屹立的英姿,“登临疑是青霄上”以夸张笔法极言地势高峻;下片“天长地长,云茫水茫”以叠词拓展时空意境,“胡尘静扫山河壮”抒写平定边患的壮志。末句“万里尽秋霜”以景结情,既暗含边关苦寒,又透露出功业未竟的苍凉。全词语言遒劲,意境开阔,将个人抱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是明代边塞词中独具风骨之作。

创作背景

《黄莺儿·塞上重阳》此词创作于明代中后期,时值北方蒙古部落频繁侵扰边境。薛论道长期从军,戍边三十余载,官至指挥佥事,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词中“塞上重阳”即指作者在太行山一带戍边时逢重阳节的感怀。“胡尘静扫”暗喻击退外敌的理想,而“王庭何处”则隐含着对敌患未绝的忧思。末句“万里尽秋霜”既描绘深秋边塞实景,亦隐喻岁月流逝而功业难成的复杂心境,反映了明代武将在内忧外患中坚守疆场的时代精神。

翻译注释

翻译

时光渐渐过去,又到一年重阳时节,将士们手执旗帜,高大的身躯与巍巍高山并肩而立,仿佛置身于碧天之上。天长地阔,云水茫茫,来犯的敌人犹如尘土一般,被一扫而净。远望荒僻之地,哪里还看得到胡人首领的居住地?万里疆土皆是秋日银霜。

注释

(1)荏苒:时光渐渐过去。

(2)旌旄:军中的旗帜。

(3)太行:山名,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明朝时为边防重地。

(4)青霄上:天上,形容很高。

(5)胡尘:指少数民族入侵时的征尘与战火。

(6)王庭:泛指少数民族首领居住地。

全文拼音版

huángyīngér··sàishàngchóngyáng
rěnrǎnyòuchóngyángyōngjīngmáotàihángdēnglínshìqīngxiāoshàngtiānchángchángyúnmángshuǐmángchénjìngsǎoshānzhuàngwàngxiáhuāngwángtíngchùwànjìnqiūshuāng

作者介绍

薛论道(1531—1600),字谈德,号莲溪居士,定兴(今属河北)人,明代散曲家。少时多病,一足残废。八岁能文,尚未成年,父死家贫,不得不中止学业。喜读兵书,中年从军西北,为参谋人员,戍边30年,官至指挥佥事。曾遭忌免职,不久复起用,以神枢参将加副将终老。其作品现存小令约1000首,其散曲集《林石逸兴》十卷,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揭露社会时弊,风格豪放悲壮,在明代曲坛独具特色。

相关推荐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宋代〕柳永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黄莺儿·寓僧舍秋色

〔元代〕睢景臣

寓僧舍

秋色,秋色,几声悲怆,孤鸿出塞。满园林野火烘霞,荷枯柳败。

【踏莎行】水馆烟中,暮山云外,泊孤舟古渡侧。息风霾,净尘埃,宝刹清凉境界。僧相待,借眠何碍?

【垂丝钓】风清月白,有感心酸不耐。更触目凄凉,景物供将愁闷来。月被云埋,风鸣在籁。

【应天长】憎舍窄,蚊帐矮,独拥单衾,-宵如半载。旧恨新愁深似海。情缘在,人无奈,几般儿可怪。

【随煞】促织絮恼情怀,砧杵韵无聊赖。檐马奢殿铎鸣,疏雨滴西风煞,能断送楚台云,会禁持异乡客。

黄莺儿·多情春意忆时节

〔宋代〕王诜

多情春意忆时节。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

情切。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黄莺儿·六波烟黛浮空远

〔宋代〕陈允平

六波烟黛浮空远,南陌嘤嘤,乔木初迁,纱窗无眠,画阑凭晓。看并宿暗黄深,织雾金梭小。那人携酒听时,料把春来,诗梦惊觉。

飞绕。翠接断桥云,绿漾新堤草。数声娇啭,婉娩如愁,调簧弄歌尖巧。随燕啅软尘低,蝶妥游丝袅。最怜舞絮飞花,唤却东风老。

黄莺儿·心中真性修行主

〔金代〕王哲

心中真性修行主,锻炼金丹津液。交流浇淋,无根有苗琼树。常灌溉润瑶枝,密叶黄莺语。莹灵声韵明眸,正觑婴儿,兑方骑虎。堪诉。

姹女跨青龙,四个同归去。本元初得,静里还辉。回光使胎仙舞。应出上现昆仑,得复蓬莱处。我不妄想云霞,鸾鹤天然与。

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

〔金代〕王哲

堪嗟浮世如何度。酒色缠绵财气。沈埋人人,都缘四般留住。因上上起荣华,节节生迷误。总夸伶俐惺惺,各斗机关,皆结贪妒。

今古。几个便回头,肯与神为主。任众猿马,每每调和,无由得知宗祖。唯转转入枯崖,越越投深土。大限直待临头,难免三涂苦。

黄莺儿·苦雨

〔清代〕王夫之

昏昏昏晓忘春曙。几尺幽窗,半掩苍苔,一抹青山,平铺飞絮。似酒醒乍扶头,镫灺难留炷。沈沈天海蒙蒙,早把韶光,暗里消去。

拚与。白鸟荡银波,清猿隐高树。芭蕉几叶,莫有绿肥,轻寒依然勒住。想流水小桥东,密筱浓阴处。应有怨老莺声,细把闲愁诉。

黄莺儿·东皋寓居

〔宋代〕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馀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来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黄莺儿·夹竹桃

〔清代〕吴绡

疏影碧云斜。倘嫣生,茜色加。丹葩嫩节春无价。

秦人种它。王猷爱它。纤纤桃竹勾栏下。不争差。

香筠苒弱,细碎贴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