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宋代〕王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常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作品简介

《金山寺》是北宋诗人王令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开头两句写金山,气象阔大;三四句写寺,绘形绘声,静动交织;五六句写日暮所见景象,远眺近观,触目成趣;结尾两句写感慨,语含双关,寄托遥深。此诗诗境气象阔大,壮美多姿,凭仗诗人视角和笔法富于变化。

创作背景

《金山寺》这首诗是王令二十六岁时流寓镇江游金山寺所作。在此期间,诗人经常过着“冬暖常寒,昼短犹饥”的日子,这次流寓润州,以聚徒教授糊口,本非为爱慕镇江胜景而来。偶登金山寺,得以一览江山之胜,便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浩渺壮阔的大江碧波万顷,江波紧拥青翠的金山在江心。眼前江山是如此宽广,恰如包容了天地间动人美景。

受惊的鱼龙何以纷纷沉水藏身,只缘江上落下山寺楼阁的倒影。忽然耳畔回荡钟磬的清音,更觉久浸江水的山石寒气袭人。

夕阳下焦、象二山形成壮观的海门,白鹭在那儿随波展翅飞腾。远眺江潮从瓜步山下缓缓降落,露出两岸的河滩像金黄色的彩锦。

我想平日寺外的风光无比晴明,常有恶风险浪阻挡游人览胜。只有寺中诵佛绝尘的高僧,才得从静处悠然观赏无限险景。

注释

(1)浸碧山:当时金山屹立江中,山脚四周环水,故有此说。今已与陆地相连。

(2)钟磬:均佛寺中敲击以做佛事或集僧的乐器。磬,状如云板。

(3)海门:王令《润州游山记》:“润州东十里,有山三,其二合为海门。”润州即今镇江市。除金山外,有焦山、象山并立于江中,二山相对立处谓海门。

(4)白鸟:羽色白的水鸟,如鸥鹭之类。

(5)瓜步:“步”一作“埠”。山名。在今江苏六合东南,古时南临大江。

全文拼音版

jīnshān
wànqǐngqīngjiāngjìnshāngānkūndōuxiàngzhōngkuān
lóutáiyǐngluòlónghàizhōngqìngshēngláishuǐshíhán
hǎiménfēibáiniǎocháohuíguājiànhuángtān
chángshíwàifēngèzhǐgāosēngjìngchùkàn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诗人。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以教书为生。擅长诗文,其诗风格奇崛豪放。其诗风格奇崛豪放。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都很推重。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王令的诗

相关推荐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宋代〕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金桥感事

〔唐代〕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

〔清代〕顾贞观

马齿加长矣。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惶愧杀、男儿坠地。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惊伏枥,壮心起。

直须姑妄言之耳,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累公等、他年谥议。班范文章虞褚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槐影落,酒醒未。

金城北楼

〔唐代〕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