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隋堤柳

〔五代〕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作品简介

《柳含烟·隋堤柳》是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的词作,这首词借咏柳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上片写隋炀帝锦帆龙舟下汴河,极尽铺张。下片写其荒淫误国。“笙歌”句饶有韵味,将由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一笔端出,颇有社会意义。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汴河旁的隋堤上,两岸绿柳荫蔽,绵延千里成行。龙舟凤舸散发着木兰的芳香,锦帆高扬乘风前进。

只因为梦见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便大张旗鼓、流苏羽盖下江南游赏。一路笙歌晏舞,可惜行程未尽,大乱就降临了。如今,只剩下如烟的春柳笼罩着千古愁思。

注释

(1)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

(2)汴河:又称“汴水”、“汴渠”。

(3)龙舟:船饰为龙状。

(4)凤舸:饰为凤凰形的大船。

(5)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6)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

(7)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

(8)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全文拼音版

liǔhányān··suíliǔ
suíliǔbiànpángjiāàn绿yīnqiānlóngzhōufènglánxiāngjǐnfānzhāng
yīnmèngjiāngnánchūnjǐnghǎoliúbǎoshēngwèijìnhéngliúsuǒchūnchóu

作者介绍

毛文锡(?—?),唐末五代词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毛文锡的诗

相关推荐

柳含烟·御沟柳

〔五代〕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景醮轻罗。曲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柳含烟·河桥柳

〔五代〕毛文锡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柳含烟·章台柳

〔五代〕毛文锡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柳含烟·秦淮柳

〔近代〕汪东

秦淮柳,荡轻烟。迤逦复成桥下,小娥纤手理丝弦。木兰船。

留得年年佳景在。未惜绿茵如盖。隋宫梁苑满荒莎。柰愁何。

柳含烟·本意

〔清代〕彭孙遹

水驿下,戍楼前。寒食清明过也,淡烟疏雨落花天。恨绵绵。

风起坝桥如雪。短叶长条堪折。一春只觉别离多。奈愁何。

柳含烟·本意

〔清代〕邹祗谟

长堤外,水生烟。染就淡黄细雨,风流张绪正当年。画楼间。

高低衬得春山碧。一道红衫明减。濛濛中酒草黏天。好题笺。

柳含烟·花时节

〔清代〕陆求可

花时节,听啼莺。何事春风无赖,陌头轻送远游旌。暗伤情。

摇荡垂杨千万树。正是离肠断处。不如醉倒在旗亭。看青冥。

柳含烟·玉门柳

〔近代〕汪东

玉门柳,两行齐。阅尽车轮马迹,冷风萧瑟晚鸦栖。尽情啼。

驿路俄教通绝域。春色江南无别。往来闲杀霍嫖姚。挂征袍。

柳含烟·姑苏柳

〔近代〕汪东

姑苏柳,画栏东。袅袅长丝拂地,纤柔还与舞腰同。斗春工。

因想吴宫眉黛色。西子也应描得。如今憔悴在风尘。翠蛾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