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罢掉头东》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充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和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全诗感情强烈,气势豪迈。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1917年9月,青年周恩来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赴日留学前夕,与几个好友告别,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这一首气魄雄伟、热情奔放的七言绝句。
翻译注释
翻译
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转身躯向东而去,这是为了精心研究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
面壁钻研十年希望能像破壁而飞的巨龙那样,即使理想难以实现投海而死也不失为英雄。
注释
(1)大江: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语出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邃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3)群科:即社会科学。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一说指各种科学。
(4)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
(5)面壁:面对墙壁坐着。据《五灯会元》载,达摩大师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都说是在看墙壁。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
(6)破壁:据《名画记》记载,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在金陵(今南京)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认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儿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而没有点眼睛的龙还在墙上。“破壁”典故即来源于此。这里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7)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
(8)蹈海:投海殉身。晚清时期,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八岁偷照镜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无题·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无题二首·其一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无题·禹域多飞将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无题·天为帐幕地为毡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