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宋代〕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作品简介

《春寒》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首联点春寒,因为虽是春昼,却天色阴沉,云层又低又厚。这二句把春阴写得很逼真。颔联从蝶和花的瑟索情态透出寒意来。颈联写风吹帘动,片雨降临,再补说春寒。尾联说自己未尝辜负春景,但因多病不能赏玩了。该诗从不同角度形容春寒,把春寒真切地刻画了出来,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清冷之感。

创作背景

《春寒》这是诗人宋朝庆历六年(1046年)初春写的一首诗。当时,从政治形势说,范仲淹革新派的活动正处于低潮,从私人生活说,也是梅尧臣心情比较凄苦的时期。在个人生活上,梅尧臣的妻子谢氏死后不久,次子又一病而逝。这丧偶失子的悲痛,一年多来一直摧折着诗人的柔肠。孤独的诗人领略不到周围的温暖和大地的春回。《春寒》诗大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本是微风轻吹、阳光和煦的景象,今天却又是一个薄云笼罩阴沉沉的天气。

蝴蝶由于寒气袭来,收拢翅膀,不能飞翔;花卉因天气寒冷含苞不放。

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飘舞;傍山丘的阴云霎时送来阵雨。

观赏春光美景的良辰我从来不辜负,可这次外出寻春赏春是因体弱多病误了游兴。

注释

(1)自:有本来、自来的意思,表明今年春阴久已见惯,已非一日。

(2)薄更深:写云层变厚,以显示寒意愈深。

(3)方敛翅:正在收起翅膀。方:副词,正在。

(4)不开心:花蕾不能开放。

(5)亚:压。

(6)青帘:指酒旗。

全文拼音版

chūnhán
chūnzhòuyīnyīnyúnrónggèngshēn
diéhánfāngliǎnchìhuālěngkāixīn
shùqīngliándòngshānpiànlín
wèichángjǐngduōbìngnéngxún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少时应进士不第,以荫补入仕,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与欧阳修同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反对西昆体浮艳诗风,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诗作平淡质朴,关注社会现实,《田家语》《汝坟贫女》等反映民间疾苦,《鲁山山行》等山水诗清新自然。著有《宛陵集》,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开宋诗风气之先,对苏轼、黄庭坚等影响深远,刘克庄称其为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的诗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思

〔唐代〕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雨

〔唐代〕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