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叙述和描写勋贵子弟骄纵荒淫的行径,刻画他们狐假虎威、到处炫耀、不知收敛的丑态,微刺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对有才但非出生高门的寒门学子命运的同情与叹息,寄托自己的身世流寓之感。全诗层层递进,对比强烈,触目惊心。
少年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少年》此诗旨在讽刺勋贵子弟骄纵荒淫的行径。清代学者冯浩认为是讽刺的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翻译注释
翻译
先世为外戚,平定了外族侵犯,立下了赫赫战功,二十岁袭封侯爵后又再度加封。
直接登上宣室,靠近御座;从甘泉宫的装饰有豹尾的车队仪仗中,横行穿过。
别馆醒来,又是一场巫山云雨的好梦;后院归去流连在蕙兰花丛。
跟随着田蚡、窦婴,夜晚在灞陵打猎,不知道寒郊的贫士漂泊无定,如转蓬随风飘荡。
注释
(1)外戚:不知所指为谁。
(2)重封:先有封号,再加一个封号。《汉书·樊啥传》“赐重封”注:“重封者,加二号耳。”
(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
(4)螭头:指殿阶上所刻的螭形花饰。曰“璃头上”,谓其近御座。
(5)甘泉:宫名,秦所造,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汉书·扬雄传》:“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从法驾),在属车间、豹尾中。”服虔注:“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
(6)别馆:别墅,这里指姬妾居住的馆舍。《晋书·王导传》:“曹氏性妬,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7)云雨梦:楚怀王梦游高唐,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8)后门:《汉书·成帝纪》:“上始为微行出。”注:“于后门出……若微贱之所为。”
(9)蕙兰丛:指姬妾成群。
(10)灞陵夜猎:《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灞陵:在长安东南。
(11)田窦:指田蚡、窦婴。武安侯田蚡,孝景后同母弟。魏其侯窦婴,孝文后从兄子。
(12)转蓬:即飞蓬,菊科植物,秋季时能随风飞起。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此喻寒士漂泊无定的生活。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少年游·离多最是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少年行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少年游·垂杨门外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少年游·草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少年行四首·其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少年行四首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四首·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