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意》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冬日客居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羁旅思乡的深情。前两句“雪屋灯青客枕孤”描绘了诗人独居雪夜、孤灯相伴的寂寥情景,“眼中了了见归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归家的迫切渴望。后两句以想象之笔,写家乡儿女翘首期盼,询问归期,质朴的语言中饱含亲情之暖与漂泊之苦。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普遍情感刻画得细腻动人。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蒙古定宗海迷失后二年(1250)秋,诗人到河北顺天(今河北保定)张柔家里做客,初冬还乡时,在途中写下了《客意》这首小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积雪映照的屋子里,旅居在外的客人面对青灯孤枕难以入眠,归家的路途清楚明了地展现在眼前。
在家乡山里居住的儿女们也应该急切地盼望着我的归来,他们互相谈论着:老人家在十月初会回来吗?
注释
(1)雪屋:大雪覆盖的屋舍。
(2)灯青:油灯发出青荧的光,形容火焰很小。
(3)枕孤:孤孤单单地睡在客店里。
(4)了了:很清楚的样子。
(5)山间:诗人在山中的家。
(6)应:想来会,表揣测的口气。
(7)初旬:即上旬,一个月的前十天。
(8)得到无:能到家吗?这是摹拟儿女盼望自己的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发苕溪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中除夕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客亭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