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是宋末元初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破题,点明时间是“清秋”,地点在“溪亭”;颔联起承,用参天的高树和拂面的微风,来表现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悠悠孤愤;颈联写诗人用“独行”与“闲坐”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用“穿落叶”与“数流萤”来遣散心中的不平和愤懑;末联写渔歌打乱诗人的冥思遐想,使人倍添凄凉孤寂。全诗以景传情,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寄寓诗人的感慨馀思,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溪亭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自南宋灭亡之后,林景熙饱尝亡国之痛,他持节自守,隐居家乡白石巷。誓不与异族合作,常以诗抒发郁结心中的亡国之恨,以眷怀故国。《溪亭》即是诗人徙倚溪亭、观览秋景,怀想旧君故国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注释
(1)溪亭:临溪水的亭子。
(2)馀思:怀旧之思。此处指作者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怀旧悲秋”有着本质的不同。
(3)流萤:指飞行不定的萤火虫。
(4)汀:水边的平地,小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林景熙的诗
相关推荐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溪上作二首·其二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上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溪云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
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溪晚凉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溪边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溪居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溪上作二首·其一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
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