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梵隐院方丈梅

〔宋代〕晏敦复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靠近栏杆、低垂在屋檐下的,是一棵苍老的梅树。它好几次特意地,想把春天召唤回来。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它散发着清雅的香气,自比是仙人降临人间,倒映在水中的身影,也只容得下品德高尚的人前来观赏。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在山涧边的屋舍,风吹动着它翠绿的枝叶,仿佛将台阶上的青苔都轻轻笼罩。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那些游逛的蜜蜂、野生的蝴蝶啊,不必再来顾盼流连,它的本性从来就是这般,一尘不染。

注释

(1)梵隐院:在浙江定海。

(2)亚:同压。

(3)自许:自夸,自我评价。

(4)高士:志行高洁之士。

(5)寒光:清冷的月光。

(6)本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题梵隐院方丈梅拼音版

fànyǐnyuànfāngzhàngméi
jiànqīngyánméifānyǒuhuànchūnhuí
chuīxiāngxiānrénxiàzhàoyǐngháirónggāoshìlái
yuèshèhánguāngqīnjiànfēngyáocuìsuǒjiētái
yóufēngdiéxiūxiāngběnxìngyóuláirǎnāi

作品简介

《题梵隐院方丈梅》是南宋诗人晏敦复所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借咏古梅表达了诗人本性高洁、不合流俗的志趣。诗作结尾佛教空观的流露,也反映了诗人失意、落寞的情怀。

作者介绍

晏敦复(约1071~1141),字景初,抚州临川(江西临川)人。学以程颐,大观进士。绍兴初守法忤相,出贵溪县。累迁吏部侍郎。论秦桧和议之非,为经略使,出知衙州。“敦复静默如不能言,立朝论事无所避”(《宋史》)。

相关诗文

题小松

〔唐代〕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题郑十八著作虔

〔唐代〕杜甫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