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山水隐逸诗。此诗以山中生活为背景,通过“蹋苍苔”“放生麋”等意象,展现诗人与自然融合的隐逸之趣。颔联“逃难人多分隙地”暗含乱世悲悯,颈联“理到忘机近佛心”则抒写超脱尘俗、忘机悟道的心境。尾联以“骤雷雨”与“晚晴”对照,隐喻世事无常后归于宁静,最终以“数峰吟”收束,凸显诗人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隐者形象。全诗语言简淡,意境幽深,融合儒释道思想,是司空图隐逸诗风的典型代表。
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全家和我都钟爱爬那独自耸立的高山,我们踏着青色苔藓沿着这条小径一路而上深入其中。
逃离苦难的人们纷纷在分隙之地安顿下来,一只巨大的麋鹿自由地在寒冷的森林中奔跑。
名誉若能流传千古,谁又会去羡慕神仙?只有达超脱世俗的境界,才能更接近佛心。
昨夜溪谷突然雷雨交加,晚上雨停后,我悠闲地漫步在数个山峰之间,吟唱着诗歌。
注释
(1)岑:指山。
(2)苍苔:指青色苔藓。
(3)隙地:空着的地方;空隙地带。
全文拼音版
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咸通末年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其诗多隐逸山水之作,所著《二十四诗品》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诗歌美学理论著作,以诗性语言描绘二十四种诗歌意境,影响深远。有《司空表圣诗集》传世。
相关推荐
山村五绝·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其二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山村五绝·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山坡羊·愁眉紧皱
愁眉紧皱,仙方可救,刘伶对面亲传授。满怀忧,一时愁,锦封未拆香先透,物换不如人世有。朝,也媚酒;昏,也媚酒。
山村五绝·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山村五绝·其五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山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山茶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山坡羊·伏低伏弱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